组建城乡学校发展联盟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组建城乡学校发展联盟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宝应县教育局 朱兵

近年来,宝应县以打造“优教宝应”品牌,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战略,积极组建城乡学校发展联盟,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全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2022年初,宝应县教育局印发《宝应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联盟建设实施意见(试行)》,全面启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联盟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县坚持一体化共同发展,注重推动城乡联盟内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办学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紧密共享,建设互动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坚持融合中主动发展,注重激发城乡联盟内每一所学校主动发展的活力,尊重联盟内每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推动学校间优势互补和发展互促,实现联盟内各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多样特色发展;坚持多样式逐步推进,注重考虑城乡各镇区、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教育发展需求和工作有效性为导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发展联盟建设工作有效开展,不断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在城乡学校发展联盟推进的过程中,宝应县聚焦学校管理、师资优化、质量提升、内涵建设等重点内容,稳步推进学校发展联盟向纵深发展。

聚焦学校管理,促联盟校管理共通。各城乡联盟由总校牵头,成员学校积极配合,建立符合各成员学校共同发展实际的联盟化办学章程,明确联盟的宗旨、目标、管理办法及各成员校的权利和义务等,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学校治理制度。联盟内学校通过实现“八统一”,让成员学校各学科教师深度参与到总校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中,不断提高教育联盟办学水平,充分调动成员学校教师参与联盟办学的积极性、能动性,增强群体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联盟内各学校管理质态共同提升。宝应县安宜初中发展联盟、桃园小学发展联盟在联盟内部建立管理项目组、德育项目组、教学项目组、体艺项目组、内涵项目组等多个工作小组,每个项目组建立工作群,一体化研究、部署联盟内部各项工作,促进了联盟校内部的资源共享、管理共通。

聚焦队伍建设,促联盟校师资共融。各城乡联盟内师资协调由总校长牵头,成员学校加强协作。按照“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联盟各成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需要与特点,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盟内干部和教师交流、学习模式。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发展联盟、泰山小学发展联盟采用干部短期跟岗、教师点对点交流的方式,同联盟分校互派干部、教师挂职,促进联盟校内部管理互通、学科互补、教学互研。宝应县泰山小学发展联盟、白田小学发展联盟利用名师工作室、乡村教师培育站等平台组织名师跨校执教、特级教师下乡送教等活动,促进联盟校内部教师加强专业研训,在学习研训中实现联盟校教师专业素养融合提升。

聚焦教育教学,促联盟校质量共进。各发展联盟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标,聚焦教育教学,推进联盟内学校实行基本同步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计划制订、教学常规管理,教研活动开展、重大教改项目、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协调一致、同步推进。联盟总校每学期合理安排联盟内学校德育交流、文化研讨、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改实验、专家讲座、公开课研讨、读书交流、质量分析等活动。宝应县实验小学发展联盟、桃园小学发展联盟、白田小学发展联盟、泰山实验学校发展联盟在联盟内部积极开展“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模式研究,不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努力提升联盟内各学校的课堂教学效益。宝应县实验初中发展联盟、实验小学发展联盟、叶挺桥小学发展联盟、城中小学发展联盟、安宜初中发展联盟通过网上结对教研、组建大教研组(备课组)等途径建构线上、线下联动共进的教研网络,积极推进联盟内学校教师在集体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教改教研等环节的深度融合,促进联盟内学校质量共进。

聚焦项目建设,促联盟校内涵共建。各城乡学校发展联盟努力把推动联盟发展与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结合起来,积极推进联盟内学校内涵共同提升。宝应县白田小学“诗雅”特色文化、曹甸镇中心小学“苏公”特色文化都是省级特色文化与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组建成发展联盟后,白田小学、曹甸镇中心小学与联盟内其他学校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向学生品格提升转型发展,不断培植和发展高品质学校新的发展内涵,努力塑造教育联盟的文化品牌。与此同时,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发展联盟、叶挺桥小学发展联盟、安宜实验学校发展联盟等也纷纷利用总校省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品格提升项目等内涵发展优势,在打造自身文化品牌的同时,积极带动联盟内其他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使成员校既有发展联盟共同的主体色调,又有个性化的内涵发展亮点,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一校一品”内涵发展新格局及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样态。

(作者系宝应县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