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培养“好教师”的支点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探寻培养“好教师”的支点

■王金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时代对于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于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持续发展,都在呼唤着高素质、现代化和专业化的好教师出现。那么何为好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好教师?

忠诚履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韩愈在《师说》中也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职责当中,传道为先。所谓传道就是传授爱党爱国的理念和做人的伦理道德,即思政教育。教师要旗帜鲜明地宣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形成坚定的信念。

学校要从人员分工、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等多个方面着手,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于信仰的追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坚定的政治信念。授业和解惑,则要求教师教给学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过程中答疑、设疑,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和批判,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让孩子们学会学习,掌握创造性学习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之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人。

热爱学生。于漪老师在《岁月如歌》中写道:“要把班级带好,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必须对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不是对少数,而是对所有学生。”教师唯有热爱学生,才能接受有缺点的孩子,容纳不完美的孩子;唯有热爱学生,才会用双手静静撑开蔚蓝的天;唯有热爱学生,才会用双眼悄悄欣赏孩子的梦。课堂上,教师应面带微笑,用学者般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旁征博引,启智求真,引领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鼓励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技艺精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艺术好像鸟儿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教学艺术则涵盖讲课的方法、幽默的语言、板书的艺术以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等。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技艺变得精湛呢?首先,要博览群书,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量阅读,广泛搜集,凡是能够收集的资料,都要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个作家作品的共性和个性,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观点,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系统。知识的积累,是一个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这里的两个“少”有着本质的区别,前一个“少”是肚子里没有东西,后一个“少”则是厚积薄发。

其次,备课要备到跃跃欲试的程度。作家创作要有创作冲动,演员表演要进入角色,教师教学也需要有教学冲动,要进境界,入角色。备课要备到有“一吐为快”的冲动感。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候课,静坐而思,以明确知识要点,厘清讲课思路,产生要上课的强烈欲望,唯有如此,才可以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在课堂上轻松自如地驾驭知识,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备课重在平时的积累和研究,教师上课前写成的讲稿,要力争达到能发表的水平;课堂上,发现瑕疵要立即记下来,下课再继续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后,要博采众长,自成风格。

善于研究。一个好教师应该既会教学又会教研,以教学来带动研究,以研究来促进教学,既培养了人才又培育了成果。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称:“教育学是一门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因此,教育研究应该首先“向教育生活方式发问、向教育存在发问、向生命成长发问”。真正的教育研究能够从各方面揭示出师生当下的教育处境,从而把教育过程中人的生命成长的感觉、味道和活法表现出来。基于此,教育研究才具有本体性意义,才能照亮师生的生命。

日常的课堂教学就是教育研究的沃野。但一线教师并非人人都具有研究能力,他们可能会因为对某些教学现象的熟视无睹而遗漏有价值的研究线索。因此,教师需要对教育视野中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审视,从而用心去发现司空见惯事物的独特之处。

教育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生命成长、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关注。教师更多面对的是内在的“主观世界”。教育研究的目的是要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智慧,是为了解决问题,完善与改进行动。

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尽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坚信,力量需要支点,那么,就让我们找准“忠诚履责、热爱学生、技艺精湛、善于研究”这四个支点,努力向前!

(作者系海安市曲塘镇章郭小学副校长,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海陵名师”工程第一批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学陶师陶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