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调整·成熟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生存·调整·成熟

■潘琪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周期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过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以伯顿为首的一批学者提出“教师生涯循环发展理论”,认为教师的成长要经历生存、调整、成熟三个阶段。从新入职教师到学校骨干教师,再到设区市学科骨干教师,我在专业成长之路上,正是把握了这些关键阶段,守住初心,才能不断前行。

“生存阶段”:做一名学习者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缺乏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缺乏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了解,处于适应过程的“生存阶段”。此时,新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升教学能力,才能站稳讲台,度过这一阶段。

认真备课,站稳课堂主阵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新教师学习的主要方式。每次备课前,我都会收集大量的素材。身处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各类教学实录、授课视频、教学课件。通过借鉴教学设计,我学会了架构课堂教学,站在讲台上变得镇定自若;通过借鉴课堂实录,我学会了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交流变得自然流畅;通过借鉴优秀课件,我学会了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秩序变得井井有条。

虚心请教,借鉴身边先进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事是我们工作中的同行者、合作者,每一位同事都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我们可以解决心中的教学困惑;走进同事的课堂,我们可以将直观的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相互对照,学习如何落实预设、把控课堂节奏;观察同事与学生互动,我们可以学习师生交流的艺术。我们身边不缺乏优秀的教师,他们或善于写作,或治班有术,或教学技能高超,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完善自我。踏上工作岗位,学校会给每一位新教师配备师傅,师傅们都是学校的学科骨干,我跟着师傅学课堂管理,学设计活动,学组织教学。在师傅和身边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地站稳了讲台,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参加培训,全面提升自我水平。“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对于教学的理解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参加教师培训,有助于开阔眼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工作第二年,我就有幸得到一次外出培训的机会,去无锡市参加全国课堂教学大赛观摩活动。两位教师同题异构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此后,我又参加了很多培训,有校级、区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每一次培训都是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促使我向着前方的目标不断迈进。

“调整阶段”:做一名践行者

度过“生存阶段”,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能力,对教学理论、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有所熟悉,这时就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研读教材、研磨课堂,做一名勤勉的教学实践者,这样才能走过“调整阶段”。

研究学生,明确教学主体。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善于研究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提升。环境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进入学校的学生早已不是一张白纸,教师研究学生,应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业、听课、测验情况,借助数据诊断“靶向”精准教学。同时,我们要多与学生沟通,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以真情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研读教材,找准教学目标。教材不是教学的全部,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在教材中“多走几个来回”。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视角研读教材,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困惑点,顺势而为,以学定教,让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我们要站在编者角度研读教材,读懂每篇课文后的习题,读懂每个单元的导读,把握文章在整个单元、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我们当然还要站在教师的视角研读教材,将教材外显的知识转化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转化为学生头脑中内在的知识,架起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研磨课堂,提升教学水平。“上好每一节课”是成为优秀教师的标志,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而研磨课堂是成就好课的重要途径。我们学校有走班教研的制度,每学期语文教师都要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走班教学。教师在不同的班级教同一篇课文,每次都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每次教学后都要进行反思。每一次走班教学,我都会“包”下整个年级。一次走班教学就是一次历练,每一次走班教学都会有新的收获。我曾经在走班教学时把苏教版课文《孔子游春》反复研磨了10次。我坚信好课是磨出来的,研磨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

“成熟阶段”:做一名探究者

教师在经过“调整阶段”后,对于教育教学已经驾轻就熟,称得上经验丰富,但身处急剧变化的时代,面对新一轮教学改革,我们唯有不断探究,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迈向“成熟阶段”。

理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名成熟的教师,要善于学习理论,从理论中不断汲取营养,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我的案头,时常放着《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等专业期刊,也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等相关专业书籍。自主阅读是进行理论学习的主要方式,参加专业培训更是理论学习的有效捷径。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海探航”专家型教师发展培训,教育专家成尚荣、吴永军、董林伟、薛法根等所作的主题报告令我受益匪浅。

课题研究,探索教育规律。一名成熟的教师必然对课题研究充满热情。我作为主研人员,积极参与了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相关工作,在参与中学习如何开展教育研究,并尝试主持申报了市“十三五”和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因为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我先后获得了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区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一等奖。我主张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教育科研,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对象进行课题研究,架构起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同时在课题研究中学习理论,进行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

著书立说,形成个人主张。“立德、立功、立言”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不朽”境界。对教师而言,立言尤其重要。立言从写作开始,写作始于教学反思。我将课堂上的亮点、遗憾等记录下来,写成教育随笔、课例分析,认真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心得,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理论文章。近5年来,我发表了20多篇论文,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基于语文素养的项目化习作教学策略》《基于儿童语用的课堂教学重构》等。我深刻地认识到,普通与优秀有时只差“一支笔”的距离。

(作者系苏州市金筑实验小学校语文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苏州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