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坚持“五育”并举,打造“四勤”学校
■常州市勤业中学 卢凌
常州市勤业中学坚持“弘勤勉精神、育生命自觉”教育理念,秉承“自觉、勤勉”校训,以“精勤”文化为核心,以“培养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创造的新时代‘勤德’少年”为目标,努力培植和弘扬新时代“精勤成思”学校精神。学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相继获得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常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以校园环境建设为抓手,
培育新时代“勤德”少年
优先推进美丽校园建设。我校校园环境优美、办学设施先进、办学内涵丰富、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效显著,富有生命活力。漫步于园林式的生态校园,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天道园、充满创意的校园涂鸦墙、高大雄伟的勤创楼……我校的环境文化建设既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这样的校园本身就是润物无声的教育载体。
重点推进现代化校园建设。学校根据课程需要,倾力打造了十多间专用教室。学生在学科实验室、3D打印室探索科学的奥秘;在图书馆、阅读角汲取知识的甘霖;在体育馆学习运动技能……
大力推进活力校园建设。我校是“常州市校园足球试点校”和“常州市音乐学科教科研基地”。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艺改革,响应“双减”号召,践行“五育并举”,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举办了首届“勤勉杯”校园足球联赛和“勤中好声音”选拔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以教研平台建设为抓手,
淬炼“勤进”教师团队
我校现有115位教职工,其中中青年教师占72.2%。学校围绕“德艺双馨、能智兼备、心怀大爱、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以“师德师风典范、教书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为目标,努力建设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勤进”四有好教师团队。
学校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学校教研平台建设和发展。在专家指导下,学校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班集体建设和管理能力;以“精业研究会”为载体,打造教研组长队伍;以“勤智先行者”为载体,打造一支肯干、能干、实干的中层干部队伍;借助“希沃白板”等教育媒介,引导教师与时俱进地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以课程改革为抓手,
构建“勤创”课程体系
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师生发展为根本,变革教学模式。“勤创”课程体系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亮点。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在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的指导下,逐步设置了“勤创”课程目标、课程框架,建构了课程评价体系。课程内容分为学科拓展类、文学艺术类、科学技术类、体育健康类、劳动技能类。整个课程体系逻辑结构清晰,体现学校文化特质,具有时代性、校本性及可操作性。
以协同教育为抓手,
拓展“勤雅”德育内涵
聚力德育活动载体建设,打造勤中德育品牌。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为核心,创新校地合作模式,与“三杰”纪念馆、常州博物馆、常州市少年宫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三大教育基地,开辟勤中第二课堂。
打通内外边界,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双减”政策落地后,为寻找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融合点,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不断实践和反思,积极构建“三共”(共振、共举、共情)联动机制,努力探索“一个中心,三方资源,五式家访”为主线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成立“一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找准家校社“共振”频率。学校成立“勤雅”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引导家长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帮助家长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意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整合家校社三方资源,搭建家校社“共举”平台。学校综合利用多种教育基地的资源,对学生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打破“院墙”思维。落实“五式家访项目”,营造家校社“共情”氛围。学校创建“勤雅五式家访”项目,即“奖励式家访”“片区式家访”“慰问式家访”“补位式家访”“补课式家访”,并深化“五个重点访”工作,完善家校社“联动访”制度,全方位、多层面关心和呵护学生。
我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全面规划学校发展,推进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引领教师成长,努力探索有特色、有实效、有温度的育人之路,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里快乐学习,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