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教育创造力实践的三剂“良方”
——《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创造力教育的历史之镜》读后记
■徐兆宏
《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
创造力教育的历史之镜》
[美] 斯科特?纽斯托克 著
张素雪 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近日读到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创造力教育的历史之镜》。作者斯科特?纽斯托克是研究莎士比亚和西方中世纪文学的专家,他从莎翁的文学作品及同时代的诸多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的作品中广泛涉猎其思想精华,并用数十年的自身教育实践现身说法,直击当今教育创造力实践的痛点问题。
本书视角独特,将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与当代创造力教育实践这两个看似关联不大的跨界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认清教育创造力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晰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做到“辨得明”“行得稳”“沉得下”。
“辨得明”:擦亮“课堂”底色
纵观莎士比亚所有著作,“思”和“辨”是高频出现的词,他甚至生造了一个表现思辨的形容词——“健炼的”,可见创造力教育实践的源头在于“思考”“辨析”。
现实中,教师在课堂上最大的“痛点”在于不让学生去“思”,更不会花费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去“辨”。
笔者在平时的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中,时常有这样的感悟,一堂课上,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跟着教师的节奏行进,那这一节课一定效果不好。学生思想飞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设定评价标准去积极推动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只有“辨得明”,学生的思维品质才会不断增强。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最高级的形式,作为人类思维最美的花朵,创新思维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先锋队和突击队。基于此,笔者要大声疾呼,擦亮教育创造力课堂实践的思维底色,已势在必行。
“行得稳”:创造“情境”场域
戏剧离不开戏剧场景,教育也同样需要设置“教学场景”或“课堂情境”,“生动的嗓音,呼吸的躯干,情感丰富的面容”,这是无法取代的“密切接触学习”。诚如作者所言,只有教室的容量合乎情理,且近距离产生信任时,老师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密切关注。
时下倡导推行情境教学法,反思教学实践,教师们最大的“痛点”在于为情境而情境,“伪情境”多且杂乱无序。“我是谁?”“我要去哪儿?”“我如何到达情境目标的彼岸?”……不少教师都没弄明白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像一只只踩在情境教学疏松柔软沙滩上而被困住的小动物,不知该去往何方。
笔者认为,要想深度介入情境教学的场域中,首先要面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难以把握情境化教学的真正内涵,情境化教学的实施也就难以深入。因而,从三个维度出发,以情境主题的优化、情境分析的深化、情境体验的强化为手段,打造以境生情、以情明志、以志笃行、以行育人的“行得稳”的学堂,这既是情境化教学实施的要求,也是教育创造力课堂实践的意义所在。
“沉得下”:打造“专注”样态
伊曼努尔?康德在《论教育》中强调,分散注意力是一切教育的敌人。莎士比亚曾写道:“宗教的、哲学的、教学法的传统为磨炼人的专注力,使人不被本性驱使而东张西望。”我们共享一个专注的目标时,对彼此而言就有了更强的在场感。
笔者以为,“沉得下”的专注度是教育创造力实践的最美样态,莎士比亚如果没有对戏剧和十四行诗足够的专注度,也就不会成就他后来在这些领域的辉煌成果。正如作者所说:“专注能力的发展成了学习的真正的目标,也是学习的唯一益处。”
在平时的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痛点”恰恰在于一部分教师不愿用一辈子的心血,像精心锻造一件怡情乐性、反复把玩的艺术珍品那样对待自己的课堂。这本博采众长、跨界思索、用心血书写的教育手册,可以帮助我们含“莎”治“痛”,也是治愈教育创造力实践浅尝辄止等问题的三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