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教育的智慧点亮生活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新教育的智慧点亮生活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第三小学 杜宏芳

图为作者与学生在一起读书

新教育实验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十大行动改变师生的生存状态和行走方式,力图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最终实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想目标。这两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第三小学从起步到汇聚更多的师生和家长,共同朝向美好,全面而有深度地推进新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的高品质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这些成绩源于教育领导部门的指导和我们学校教师团队扎根田野式的实践行动。

“新教育”呼唤教育回归良性和本真,回到教育的原点,这里的“新”表示传承,也表示创新与革新,是“推陈出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我们的校训,选自《礼记·大学》中的经典名句,我们的解读赋予了其现代教育的内涵,与新教育的理念高度吻合。两年来,我校师生认真学习新教育,认识新教育,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

精准理解,

让新教育实验成为自觉的行动

没有深度学习就不会有对理念精准的理解,更谈不上有行动的自觉。横山三小的新教育实验启动之初,18位教师便积极报名参加了新网师学习,共同啃读朱永新等新教育专家的专著。同时,我们组织全体教师线上、线下听报告、写心得。一时间,全校掀起了学习新教育的热潮:人人熟读新教育理论,准确领会新教育愿景、使命和十大行动。各学科组列出学习书单,教师成长中心制订教师学习计划,搭建学习平台,组建多层面的学习共同体,以多样化的方式共学新教育专著,共研新教育十大行动。

每学期,校长都会郑重其事地举行赠书仪式,把书送到每位教师手中,并在扉页上写下读书赠言。截至目前,全体教师共读了6本新教育专著。同时,建立教师读书打卡群,大家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写作。一个学期下来,教师共坚持打卡1800多次,写下80多万字的读后感。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我们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全体教师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更精准的理解,新教育实验逐渐成为自觉的行动,教师的专业阅读成为我校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优选项目,

从最适合师生的地方出发

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落实十大行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我校因地制宜、因师制宜,根据教师的原有基础、特长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依照“以点带面、重点推进”的原则,在各个学段、有侧重地推进实验行动。

我们以教师专业阅读为抓手,以营造书香校园为基本路径,以构筑理想课堂为核心地带,研发卓越课程,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营造书香校园

我校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

打造“七彩阳光图书馆”。充分发挥校图书馆的作用,全天开放借阅,每班每周安排一节进馆阅读课,让孩子们沐浴在书香之中。

创设最方便的阅读场所。41间教室外的走廊、楼梯间都有属于孩子们的书柜,放着孩子们最喜欢阅读的好书,学生触手可及,随时翻阅。

量身定制“阶梯阅读”。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参考《新教育推荐阅读书目》,商讨决定推荐给本年级的共读书目。为全体学生量身定制最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籍,用最美好的书籍滋养最美丽的童年。

别出心裁的赠书活动。每年的跳蚤节,六年级的学生都会将家里的旧书和旧玩具等拿到跳蚤市场义卖。所得的钱再买成书,毕业仪式上作为礼物送给母校。孩子们留给母校的不光是礼物,更是一种爱,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多元读书成果展示。每学期开学后,学校会组织古诗文考级,并为优秀学生颁发晋级证书,各年级都会召开诗词大会。每周升国旗时,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在国旗下进行经典诵读展示。此外,通过现场作文比赛、阅读分享会、诗歌专场、朗读者、童话剧演出等活动,不断将阅读推向更深层次。

缔造完美教室

缔造完美教室,丰盈教室里的每个生命。各班通过召开班级文化主题研讨会,让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定班级文化。校委会对各班文化构建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随后各班再次召开主题班会,诠释班级文化,使其入脑、入心。最后,各班将班级核心文化上墙,让文化引领孩子共同成长。师生通过各具特色的班本课程、活动课程、儿童课程等不断丰富班级内涵,实现共同成长。

师生共读共写

提倡全体师生共读共写,寻找共同的语言密码。每天,伴着明媚的晨光,新教育晨诵开启三小师生美好的一天。午读美文,暮谈收获,天真烂漫的童心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飞扬。师生、亲子共读共写,在年级、班级说写作文。一本本厚重的作品集,让我们看到师生在新教育的引领下,正一步步走向更完美的自己。我们开展阅读活动,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是为了给学生内心世界注入精神养料和缤纷色彩。

研发多彩卓越课程

开设“相约星期六”亲子电影课程。在看完电影后,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写下观影感受,从而开启亲子之间的对话。我校马亚萍老师带领孩子们看了20多部影片,师生写了30多万字的影评。

开发“听读绘写”课程。我校将新教育的“听读绘说”和说写课程巧妙结合,开发了“听读绘写”课程。以“听”为主,以“写”为辅,通过“读”“写”“绘”的结合,锻炼、丰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开设活动课程。三小的孩子6年要经历3个特别而难忘的课程,即入学课程、成长课程、毕业课程。我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恩,在体验中担当,满足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借助语文主题实验学习构筑理想课堂。我们通过课前3分钟演讲,培养卓越口才,通过校本教材“传统的节日”,开展“每月一事”活动……

构筑理想课堂

开展“五步磨课”,切实提升课改质量。“磨课”使参与者经历一个深层次的教学思考过程,促进了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提升,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站在更高的理论支架和理念武装上,更便于推行“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快速打造优质高效的精品课堂。我们惊喜地发现,磨课活动磨掉了多余的教学环节和语言,“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同时也磨出了精品课堂与课改实践经验。

全员参与,

让新教育实验成为我们的日常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全身心投入新教育实验的校长,定会带动全体教师自觉参与。校长坚持亲自参与新教育实验,全程组织教师学习新教育理论,全面参与和指导新教育行动。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组建新教育工作室,以“阳光讲坛”为平台,以“横山区新教育专家培训中心”为引领,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全体全员。

我们以学校为辐射中心,让所有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和实践新教育。我们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上路就会遇到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