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毓德赋能,践行“真美”教育
■王正义
从20世纪“四自”(自学、自治、自创、自理)小主人培养,到21世纪前后“三求”(求知、求真、求实)实践,再到新时代“求真至美”的追求,金湖县实验小学历经62年风雨历程,不断探寻教育教学的哲学思想与价值追求。我们提出“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实施策略,这“双桨”是“品、学”、是 “身、心”、是“知、行”,更是“立德与树人”。
学校荡起“双桨”,向着“品质卓越,艺体见长”的目标扬帆远航;荡起“双桨”,向着“真美”教育彼岸奋力前行。我们建设“真美”课程,探索“真美”教学,实施“真美”教育,努力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身心俱健的幸福学子,在毓德赋能中诠释“真美”教育。
修品养德,
凝炼区域教育“圣手”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学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叩问初心使命,淬炼精神内核,激励党员教师争当标杆。我们着力打造“6543·红色引航”党建文化建设品牌,以“红色引航,青蓝辉映——党建+青蓝工程”项目为抓手,切实抓好学校党建工作的转型创新,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举行“党员‘四亮’显担当,双重承诺作表率”宣誓仪式,彰显行动力量;结合“学习周恩来精神,建设周总理家乡”专题教育实践,积极开展“周恩来精神示范团队”创建活动;组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大讨论,让广大教师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以“荷品师德,尧乡师风”工程建设为契机,发挥“头雁效应”,助推“蝴蝶效应”,生成“走廊效应”,要求教师做“经师”更做“人师”。
固本寻真,
锻造教育教学“妙手”
学校指向师生真实发展的成长起点,指向人的学习生活与应用发展,深入“融学课堂”实践,学教融和,打造“5G”课堂新样态;突出前瞻引领,下好课题研究“助力棋”,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和教研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微型课题夯实常态教学研究,让微教研、即时教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使研究成为每一名教师的习惯;实施走读研学,下好五育融通“特色棋”,围绕“四有”好教师团队培养目标,依托省级课题“县域小学走读研学课程开发的研究”,借力金湖地方资源,探寻“美食”“美景”“金桥”“红史”,开展跨学科深度综合实践研究,推进综合育人,促进师生发展。
全体教师秉持“知行合一”的校风,奋力追求教育的本真,打造真正的课堂,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做人做事的真谛。
培根铸魂,
砥砺善学笃行“本手”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如果说“求真”体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想追求,那么“至美”就是这种追求的价值体现。我们追求的“至美”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
学校狠抓立德树人,让“真美”途径多起来,突出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注重学科渗透,让每一名学生扣好人生之初的扣子。学校积极搭建舞台,让“真美”活动热起来,举行各类主题活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以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深入开展减负增效,让“真美”实践动起来,落细落实“双减”,优化作业设计,让作业真有效、学生真发展,设立“无书面家庭作业日”,开展课外阅读、家务劳动、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等;充分满足个性,让“真美”社团靓起来,开展课后延时“1+X”服务,打造实践育人“第二课堂”,班级社团百花齐放,校级社团精品纷呈,各类艺术展演或竞赛屡屡获奖。
学校坚守“真美”理念,不断探寻“真美”教育的校本化解答,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善学笃行中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让学生获得真成长,达到美境界。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凝聚人心,培育人才,深入开展创新实践,孜孜不倦“求真至美”,始终行走在立德树人的大道上,不断向着“真美”教育彼岸行进。
(作者系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金湖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金湖县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