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的儿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认识我们的儿童

——读《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王海英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瑞士]让·皮亚杰 著

杜一雄 钱心婷 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翻开《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一书前面的导读,“认识你的学生”几个字便跃入我的眼帘。在作者皮亚杰的恢宏演绎下,这个问题成为教育界万众瞩目的里程碑问题,而他的分析与解释也为教育一线的老师和校长们提供了科学专业的指导。也正因为这句话,让我进一步审视我们倡行的“一童一案”,思考如何更好地去打开探寻通道。

在许多教育家看来,个性是打开儿童成长的最佳通道。赫尔巴特认为个性是教育的依据之一,而不是目的;洛克坚持主张,应当为学生量体裁衣制定适合其未来生活模式的教育;在裴斯泰洛齐这里,强调和谐发展或均衡训练,强调教育应当尊重个性;蒙台梭利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这些让我坚信,“认识我们的儿童”才是教育真正的出发点,更是“一童一案”的溯源点。

区分:相似与不同的统一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认为,学校和教师要承认智力演化的存在,以儿童为中心,遵守儿童智力发展的法则,不能不加区分地对待不同年龄和思维阶段的儿童。

小班的孩子刚进幼儿园,经历人生的“第二次断乳”。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有的孩子哭,有的孩子不哭;有的孩子就是在门口哭一会,进班后就不哭;有的孩子第一天不哭,后面几天会哭;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好几天都哭;还有的孩子想起来就哭一会……而哭的孩子中,有的是老师牵手或抱着走进班级的,有的自己边哭边走进去,有的赖在家长身上迟迟不肯下来。这时候,有经验的老师不仅能够认识到这是小班入园大多数幼儿相似的年龄特征表现,还能清晰地区分不同孩子的分离焦虑状况,尝试使用师幼情感安全依恋、安全替代物支持、排除焦虑因素、同伴结对法、大带小、兴趣转移等不同策略帮助不同的孩子。

因此,正如该书中所说,教育者不仅要从整体上去了解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及动态,还需要关注每个儿童的兴趣,为其提供合理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充满互动的教学环境,在不妨碍儿童成长的同时加速其心智的成熟。

识别:个体的顺应与平衡

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孩子,他们每个人都在经历顺序相近但节奏各异的发展历程,他们每天都在建构自己内外的平衡。

门口晨迎之际,我常和小班孩子交流“你的班在哪里”“你班上老师是谁”“你的好朋友是谁”等,别看小班的孩子小,他们可不是“什么都不知”,每天都能看到可喜的进步。浩诚小朋友,第一天直奔滑滑梯;第二天知道要牵着相同手环颜色的哥哥姐姐、循着地上的路线进班先找到老师;第三天很清楚地告诉我,班上三位老师“杨老师、龚老师、张老师”;第四天不用哥哥姐姐牵手也能找到自己的班级……可以说,每一天,我们都在见证他的发展与变化。

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出发,儿童以及他周围的每个同伴都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将新的图式纳入自己的已有图式中,不断顺应、同化以达到内外平衡。

支持:“主动学习”的新方法

皮亚杰探讨了新方法的重要教育原理及其心理学依据,提出新方法关注和承认儿童时期的价值:儿童就是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有其特有的心理运转规律和心智发展固有的自发活动;儿童逐步达到成人的状态不是依靠一套固有知识和道德体系的听取,而必须通过他个人的努力与亲身体验。

小班男孩小浩在第一天核酸检测时,硬是一直紧咬牙关,不让医生检测。于是实习老师带他去门厅“逛一逛”,暂时回避一下。走到门厅,小浩发现阳光从双层玻璃门折射进来,落到地上形成了彩虹般的光线。他渐渐止住了哭声,转而用手抓了一下光线,然后看看地上,还用脚去跺了一下……“多云转晴”就在这一瞬间,小浩步入了“兴趣下的主动学习”,他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已经让他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

可见,儿童是积极主动的,与成人社会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具有更多可能性。那么儿童到底是被动模仿者还是主动学习者?从这个角度来说,皮亚杰认为,凡是把儿童看作主动学习者,考虑到儿童天性、利用儿童特有的规律及心智发展固有的自发活动来促进儿童适应环境的方法就是新方法。

区分、识别、支持,也许我们每天都在做,但如何做得更好,如何真正实现“一童一案”的愿景,真的非常挑战教育者的潜在能量。儿童时期是一个不同于成人的特殊发展阶段,教育的目的是找到最适宜儿童自身发展思维的环境和方法,为不同年龄、不同思维发展阶段的儿童提供差异性的适宜活动。如果从不同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出发,寻找更适合的教育路径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