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丹阳市云阳学校深耕课堂教学改革12年,探索“自然分材‘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课改增活力 老校换新颜
■通讯员 王伟 陈守祥
图为该校全景
图为学生正在进行物理实验
图为云阳学校教育集团教学节课堂展示活动现场
丹阳市云阳学校坐落在丹阳市古运河畔的育才巷内,这是一所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建的学校。12年前,面对教师、学生数量迅速流失的紧迫形势,该校领导班子和教师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奋起直追,通过进一步聚焦课堂、深入挖潜,进一步锁定培养学生学习力和提升教学生态的目标,持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
改革伊始,该校就聚力于强化学生学习力可持续提升的基因。循着这样的思路,云阳学校从当年的小巷子、老校园里迈出第一步,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轮持续了12年的课改行动。如今,“自然分材‘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初具雏形,学生在高一级学校普遍显示出学习力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建构框架,锚定“小组合作”模式
201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的指导下,云阳学校开始引入“自然分材”教学改革。教师根据学生差异将教学任务分解,以适应每个学生的个体需要。一方面以学生性格、能力、情感等为依据自然划分,形成学习小组,即形式上的“自然分材”;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即实质上的“自然分材”。形式与实质的相辅相成大幅转变了该校当时课堂里部分优生“陪读(坐等他人)”,和不少后进生“白读(收效甚微)”的现象。一段时间以后,基本实现了师生关系向相互理解转变,教学观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学生观由关注精英向面向全体转变。
在“自然分材”教学的基础上,经过8年实践,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培养目的,该校总结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161”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改革打上了云阳“烙印”。
“161”课堂教学模式有8个主干环节,其中第一个“1”是课前的“问题导学”。“6”是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合作互帮、组际展示、评价归纳、当堂训练”6个环节。第二个“1”是课后的问题跟踪。“16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能真正抓住课前、课中、课后来改变课堂。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从“深度学会”走向“高度会学”,实现“后进生上进,优生更优”。
2020年,乘着丹阳市集团化办学改革的春风,以云阳学校为领衔校的丹阳市云阳学校教育集团应运而生,该校带领8所加盟学校,融入丹阳市教育局提出的“三原则、八要素”思想,开始了“自然分材‘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探索实践。
进入新的课改阶段,该教育集团各校更加重视课堂;更加重视组内异质(差异化)、组间同质(均衡化)的学习小组建设;更加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性、真实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性、高效性研究;更加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生成性、鲜活性;更加重视课堂上学生自学、组内互帮、组际交流展示、师生释疑等环节的组织。课堂强化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交往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后期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的优良基因。如今,基于“161”课堂教学模式的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的探索,已经成为增强该教育集团万余名学生可持续发展基因的关键措施。
打造高效活力课堂,持续提升学习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将学习者划分为3种类型,即直觉学习者、符号系统学习者、学科专家或能手。“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分别从形、髓、神3个层次来塑造3种类型的学习者,并促使其学习能力螺旋上升。
“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教学灵活的“形”,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的前提。“161”模式十分强调搭建综合性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真正实现学力提升、素养提升。
“161”模式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将3种类型的学习者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采取“三三型”组成6人学习小组。“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性别、性格、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家庭背景等不同的学生,相对均衡地分配到小组中,中途微调时进行“等量对位置换”,由于每组均是这样的构成,从而实现了“组间同质”的效果,如此,全班较好地实现了均衡化的资源配置。同时,该校各班对每一小组的前排和后排学生也进行“异质、同质”编排,最终形成了“组内组”“三三型”座位模式。再配上灵活的3人组、6人组讨论形式以及合理的交流规范,形成了云阳学校特有的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教学平台。这种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克服了“秧田式”侧重灌输的传统学习方式。
“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教学关键的“髓”,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的载体。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变必须有一定的载体来承载和落实。在“161”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云阳学校的指导教学书就承担了这一功能。
如果将课堂比作是舞台的话,指导教学书则是其剧本。教师怎么导,导得如何;学生怎么学,学得如何,均体现在指导教学书的设计,所以教学指导书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目标的实现。
该校教师在编写指导教学书之前逐步做到了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做好以素养为纲的教学设计,做到了3个关注:教学主体关注的是学生;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教学方式关注知识自主构建。
这其中,情境创设和主问题设计在教学指导书编制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教学中第一个“1”需要教师做好课前问题导学的设计。教师在凝练出每一节课的主问题后,根据学情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场景,吸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云阳学校的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不是一个个孤立问题的解决。该校教师在教学指导书编制过程中,对课堂问题设计充分考虑了个体性(单个问题的解决)、层次性(问题由易到难,呈现难度、能力的递进性)、整体性(问题的设计均需按照课堂教学的主线进行)的统一,让一节课的问题形成了问题链、问题矩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对问题的追寻,逐步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本学科到跨学科,从书本知识到现实生活的跨越,达到“过程活”“效果实”的要求,最终实现自主发展这一终极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该校教师高度关注学生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会学”,提高课堂的生成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并在每堂课中的方法归纳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配合最后的课堂检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的程度,以便课后更有效地进行自主消化巩固。
“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教学本真的“神”,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持续提升的保证。以6个核心环节中的“组际展示”环节为例,云阳学校教师经过反复摸索,逐步优化了对课堂的组织、管理,确保课堂有序有效,让学生养成了想问、敢问、会问的求问精神;想帮、会帮、善帮的合作精神;想讲、敢讲、能讲的交流展示能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辨识信息、展示结果的思维运用能力。在这一环节,云阳学校实现了通过课堂绩效评价来协调组际展示参与者,面向全体,给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更多机会,注重奖励团队,确保所有人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发展创造性及批判思维和协作能力,培养好奇心、勇气及毅力。
6个核心环节结束后,3种类型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学习状态,在认识和评估自己、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是否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方面都有差距。该校教师承认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并设计了不同层级的课后任务,对不同层面的学生作出不同要求。但这种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力自主选择任务,教师通过跟踪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判断力、计划性、意志力、控制力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管理,使学生学会学习。
云阳学校的课堂从操作层面分成了多个环节,但在具体实施中每个环节不是独立的,更不是每堂课必须严格按照环节进行。在实践操作中,该校教师根据个人风格、学科特点、学生发展等需要,灵活而有效地组合,很好地避免了让课堂走向形式化、程序化等一系列违背教学规律和学校推进课改初衷的做法。
转变理念、激活课堂,实现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以来,云阳学校教学质量在区域内持续处于领先位置。2020年、2021年云阳学校教育集团先后两次联合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等单位举行了全学科课改展示课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12年,一批批云阳人青丝变白发,他们在旧城区、老校园的新课堂中深耕细作,最终实现了逆袭提升。
云阳学校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云阳学子回归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帮手。
课堂上,学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力与生机,这也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该教育集团有3名教师获得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有30多名教师在市级以上评优课、教学比武中获得优异成绩;有10余名教师参加丹阳市青年教师读书比赛,获一、二等奖……
该校近几年的中考也取得了理想成绩和绿色质量,学生在高一级学校、省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班乃至更远的未来,愈发具备学习力可持续输出的优势,联盟校多门学科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建设一流团队,提升成果辐射力
云阳学校教育集团从成立起就致力于实现集团文化融合、资源整合,加速推进集团教师的大团队建设,并在大教研、大培训、大展示活动中逐步深入推开“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改革。
该校认真制定了《“161”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操作规范》,围绕规范的实施,集团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功能的培训。如先后组织集团各校分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进行专项培训;组织大批课改骨干奔赴课改领先地区,考察学习当地先进的课堂改革现状;用数月时间通过大集备和各校自行组织的业务培训会,对全体教师展开了课堂教学多次多轮多形式全面培训。其间,该集团邀请多名专家面向集团全体教师作课改讲座,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坚定了全体教师努力践行课改的决心。
2018年,该校成功申报省“十三五”规划课题《自然分材“161”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2020年,成功申报“情境体验,多维创生——英语学科示范中心”省内涵发展项目,在课题研究、项目推进中,云阳学校组织各校派人观摩、深入参与,用科研引领集团课改工作。该校组建了11个集团名师工作室,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组织了拜师结对活动,对薄弱学科进行精准帮扶活动,促进了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在课改过程中逐步向好。
为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该校在丹阳市6个教学集团中率先开展了基于“合作学习”,落实“三原则、八要素”与“限时讲授、大声表达”要求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组织集团全体主持工作的校长为同学科教师上示范课;开展集团骨干教师精品课线上示范活动;针对薄弱学科组织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多样的示范活动让集团教师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与收获。与此同时,各校每学期按照“一人不过,全组不过;一组不过,全校不过”的要求进行备课组、学科组、校内、集团逐层逐级的课改过关验收。
该校利用校内以及集团内的集备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集团各学科教师开展了小组合作高效活力课堂研讨活动。如在集团第二届教学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该校组织了学生讲题大赛、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片段展示、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等活动。该校还邀请了全市获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9名教师和集团内骨干教师开展同课异构、同台展示活动,达到了对标展示效果。该集团多次联合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面向镇江市“课堂建设”研究发展联盟学校开设了百余节交流展示课,实现了拓界展示的目标。
12载风雨,几代云阳学校教育人秉承“对每一个孩子负责,让每一个孩子出彩”的办学理念,把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提升的优良基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艰苦而大胆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在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云阳学校教育集团将继续严格遵循教育规律,扎实开展“三原则,八要素”课改实践,共同推进小组合作课堂改革项目,进一步形成集团各校共进共赢的局面,为实现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建设沪宁线上的教育高地贡献学校和集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