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做教育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点亮心灯做教育

——读《我就想静静地教书》有感

■张政

《我就想静静地教书》

顾文艳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手捧此书,“静静教书”几个字搭配着淡黄的暖色,让人内心平和。初次翻览时,我被书中的一首首童诗吸引。我十分惊异小学生原来可以写出如此打动人心的诗词!没有理性的表格,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质而轻盈。

顾文艳老师的这本书贯穿童诗,以童诗课为着力点,阐述了不同孩子的心灯是如何借诗词点亮的。通过读诗,她带领孩子们开启想象的大门,让他们用天马行空的想法去构建大千世界各种联系,用心感受冷热酸甜;通过写诗,她引导孩子们去观察世界,启动细腻的心灵去感受事物;通过评诗、修饰,她让孩子们一遍遍地浸润诗词,拨动内心深处的诗意,获得成就感和美感。我十分感动:文学使人高雅,良师点亮心灯。

读到第四辑“哪怕只是点亮一盏灯”,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时代。年少时,我遇到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位热爱文学的青年,她鼓励我们自由阅读,大胆随笔。那时的我逐渐养成看书和写作的习惯,就像顾老师的学生小涵一样,时刻捧着一本文艺的杂志,咀嚼每个让人感动的词语。走在放学路上,仰望着漂移的云朵,我写下一篇小诗《漫步云梯》;看了一篇科幻小说,我就大胆地往下写了续集……教室的事儿、路边的花儿,无一例外都成了我随笔的素材,成为了我青春时代心灵的痕迹。每每翻阅随笔,我总是感慨无数。记录的习惯一直伴随我直到现在,成了我日省、总结的“法宝”。是文字滋润了我的内心,是文学柔化我的心灵,是语文老师点亮了我的心灯。瞧,文字的力量多大,可以映照人十多年甚至一辈子;良师的力量多强,足以点亮一个人的人生路。

读完本书,我深刻意识到,小学生的内心其实更加敏感而富有情绪,教师需要敏锐地感知和耐心地引导。我开始反思,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自己曾习惯于粗线条教学,以后应该更加细腻地将心灵教育融入教学生活中。

初任小学体育老师时,课堂本身的活跃氛围、学生的好动让我习惯于严格管理。为了保证学生运动时的安全,我不敢松不敢放,总觉得任何危险与问题都是行为习惯造成的,养成遵纪好习惯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所以我希望学生们整齐划一地完成既定动作。尤其是对一些“小霸王”们,更应该以威严震慑他们,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但是,被批评的孩子们有时只会在压制下暂时地“归顺”,甚至一些有想法、胆子大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与行为。这让我意识到,不在意学生情绪的教学必须改变。

我的学生中有一位一年级的小男孩。他思维活跃,纪律感弱,自尊心强。上课过程中,他会兴致勃勃跑到我身旁谈论观点;在我中断和他交谈后,他又会情绪失控、肆意发泄,一度使自己和同学处于危险之中。面对如此情绪化的孩子,我此前一筹莫展。读了顾老师的书,我忽然领悟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往往是内心需求的外在表现,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寻找教育的突破口。于是,我换位思考揣摩他内心的想法,先以平和的语言疏解他的烦闷,进而引导他养成遵守纪律与控制情绪的好习惯,树立保障课堂顺利进行的共同目标。果然,他不仅更加遵纪,还显露了跑步的天赋。

还有不善合作的小冉、爱哭的小泽、怪罪队友的小铭……一次次的教育经历让我意识到:孩子年龄再小,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有敏感的情绪和细腻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在学生躁乱时放慢节奏,先倾听缘由,再耐心疏解,继而引导学生进步。只有疏通了情绪问题,学生们才会怀揣期待的心、洋溢灿烂的笑来参与活动,体验运动的快乐和团结的力量。

顾老师潜心研学、静静教书,用童诗润化学生内心、点亮心灵之灯,让学生在诗海中徜徉;我希望用自己富有朝气的活力和平等沟通的姿态,拨开学生内心的乌云,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照亮他们的前方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