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渔趣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儿时渔趣

■刘明礼

我虽出生在干旱少雨的华北平原,可记忆里的家乡,并不像现在这样缺水。村东不远有条小河,是源于山西滹沱河的一个支流;村北则有条人工开挖的沟渠,与该河相通。每到汛期或灌溉季节,河里会放水;而村边东、西、北三个方向,还各有一个数丈深的大坑,是村里人祖祖辈辈取土筑房形成的,雨季也会存水,因此就成为了水塘。尤其村北那个大坑,雨水大的年头甚至终年不干,坑边长满了茂密的芦苇。

有水,也就有了鱼。于是逮鱼戏水,成为我童年里最常做的事。那时候的男孩子,几乎没有“旱鸭子”,我更是早早就学会了扎猛子、打扑腾。

春暖花开,麦苗返青。此时,滹沱河上游的水库开始放水。得到消息的村民们,像迎接一场盛事般地呼朋唤友,纷纷跑到河边去看水。河道两旁,排兵布阵似地站满了看水的人群。人们叽叽喳喳,不时扭头朝南望着,恨不能“望穿春水”。

忽然,远处隐约传来风一般的啸声,且愈来愈近、愈来愈大。不知是谁什么时候已骑上河边的大树,只听他兴奋地高呼一声:“水来啦!”人群一下子齐刷刷地探身扭头望去,果然就看到了白花花的浪尖,人们不约而同起哄般地高喊起来:“来水喽!水来喽!”这时,只见人群中闪出几个壮汉,抬着拉网跑进水道,在水头前瞬间拉起一张大网,每端三四个人扯着。水流浩浩荡荡,急速地从眼前滚过,挟着哗哗的水声,裹着逼人的寒气。随着水流变宽,河水开始缓缓流淌。几名穿着水衣的男子仰脖喝下几口烈酒,趁着酒劲趟入齐腰深的水中,顺着网纲开始摸鱼,摸到一条便奋力甩上岸。一条条大鱼在沙地上翻跳着,引得围观人群发出一阵阵的欢呼……随后的日子里,河边每天都会有人撒网捕鱼,家家户户都闻到了鱼香。

夏天到了,北方进入了雨季。几场大雨过后,村边的大坑里灌满了水,和地势低洼的高粱地连成一片。没几日,人们惊喜地发现高粱地里长出了小鱼,这里也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中午吃完冷汤,大人们午休了,我们这帮孩子便从家里溜出来,当然会顺手带上家里的铁丝筛子和笊篱等一应物件。钻进高粱地,先看好哪一片有小鱼,合力围好泥堰,然后开始淘水,用筛子、笊篱捞鱼,运气好的话一晌午能捞到半斤八两的。

村北大坑差不多常年有水,不光鱼多,个头也大,也就成了我们捉鱼的主要地方。记得有一年,村里在村北大坑里放了鱼苗。没承想第二年雨水特别大,连续几场大雨过后,居然和旁边不远的一处小水塘连了坑。有一天中午我和几个小伙伴到那个小塘里去洗澡,一阵扑腾,这时藏在水里的鱼们受不了,一条条扑楞楞地跃出水面。我手疾眼快,顺手就抓到了一条。那条白鲢有二斤来重,大尾巴用力地甩动着,啪啪地拍打着我的胸脯,我死死抠住它的腮才没有脱手。这时闻迅赶来了好多村民,一阵翻江倒海就把鱼给捉完了。而我最终也只摸到了这一条。当时的情境,至今仍多次出现在我的梦里。

随着我慢慢长大,家乡的水越来越少了。滹沱河干了,宽阔的河道变成了庄稼地;村东的小河,也变成了一段一段的,不再有水;村北的人工渠,则早已消失,成了一代人的记忆;而村边的大坑,几被残砖碎瓦填平。

这几年,国家启动了生态修复工程,滹沱河又重现了往日的光景。回老家每次从滹沱河大桥上经过,都会看到有人在这里钓鱼、撒网。波光粼粼的水面,让人感慨万千,心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