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学生冷落了纸质字典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别让学生冷落了纸质字典

■张弛

开学了,我又一次打开了2022年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细读“学段要求”这一板块时,我注意到,课标依旧专门对要求学生学查纸质字典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一个说小不小的问题浮上脑海:信息时代,用电子产品查字词何其方便,为什么课标还要强调让学生学查纸质字典呢?我想,课标作出这样的安排,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这份考量,涉及核心素养培养。

前段时间,我和家人聊天时,我姐说孩子自从有了电子的查字工具,就开始排斥使用纸质字典了。她也是一名教师,育人直觉让她感到,这样做不妥当。于是她开始限制孩子使用电话手表之类的电子产品查字。她说:“我总觉得孩子在翻阅字典的过程中会得到一些东西,这是电子产品给不了的。”我非常赞同我姐的想法和做法。

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工具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简易,学习门槛越来越低。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电子字典的“运行逻辑”,是机器的逻辑,而纸质字典的“运行逻辑”,是汉字本身的逻辑。学生用电子产品查字词,关注的是孤立的字词信息,而用纸质字典时,关注的是汉字各方面的关联,在查询的过程中,他对汉字音、形、义之间关系的理解就会得到加深。因此通过电子字典查到的信息,我们可能“过目就忘”,不容易形成长期记忆,而通过查纸质字典获得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查字典的熟手往往可以快速翻阅到自己想查的字,这是因为他通过长期探究和不断梳理,吃透了汉字的排列规则,明晰了所查汉字在字典整体之中所处的大致方位。而这种“吃透体系”的能力,正对标了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在熟练查字典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思维素养,是可以超出查字典行为本身的,有助于他们在更复杂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

从纸质字典到电子字典,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教育并不是将文明进步的成果直接一股脑儿塞给学生“享用”。学生应该在学校里,在教师的帮助下,重新发现原理,重新掌握规律,重新搭建体系。他们要像历史上的先行者一般,成为小小的思想家和实践家。

正如我们在云计算的时代让孩子拨动算珠,在“阿尔法狗”的时代拾起黑白棋子一样,请让孩子拾起纸质字典,翻开厚厚的书页,用他们自己的智慧来寻求答案吧。

(作者系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教师,吴江区教坛新秀,曾获苏州市教科院评优课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