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观照教育,洞见成长
■殷郡伟
1991年出生的我,有过独自下海的经历,有过企业高管的身份,有过社会公益方面的兼职……我拥有文理工三大学历背景,却最终在诸多选择中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记得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有着出奇的“好状态”,凭借着自己的知识素养,和学生天南地北侃大山,教室里“欢天喜地”、活泼异常。连着一周,随堂听课的老师从来没有在我的课堂中呆满5分钟,我一度认为我就是那一个让领导放心的“好老师”。
直到一周后,教务主任慕“名”而来,打碎了我所有的骄傲与自信,10分钟不到就直接把我拽下了讲台,一个眼神驱使我靠边站着,她则登上讲台亲自授课。课后,前辈们对我轮番“指点”,从教研组长到学科主任再到分管教学的领导,顿时,我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直到有一天,我校老校长奚亚英对我进行了一番鼓励,让我重新坚定当时毅然决然选择教育的信念。她说:“小伙子,不要灰心,谁天生就会做老师?你底子好、悟性高,要主动学、善于学,你要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奚校长的一针强心剂,让我从迷茫中重新找到了动力。在她的巧妙助力下,我投拜到特级教师庄惠芬校长门下,和庄校长在同一校区、同一年级,又教同一学科(数学)。我把庄校长每周的课表抄录了一份,每天伺机而动,搬着小板凳先去听她如何上课,然后把学习的内容移植到自己的课堂里,模仿她的语气语调、举止措辞等。就这样日复一日,先听课再演课,先试讲再试教,一直持续到第二学期,我才鼓起勇气邀请老师们走进自己的课堂观摩指导。而此时的我也从原先的“罔顾评论、不屑指导”,变得迫切地期待大家能够提出问题,给出建议。也就在这一年中,我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天地里的渺小。
当然,跟着庄校长学习的那段时间,也是我专业成长最快的一段日子。庄校长自己爱看书、善钻研、勤动笔,耳濡目染之下,我就在心底埋下了“要向庄惠芬校长一样做老师”的种子。后来,因种种原因,我从数学教师转型为语文教师。令我庆幸的是,我在语文教学的起步阶段遇到了许多无私的恩师,如钟桂芳、朱燕芬、金磊、张新东、裴红霞、姜明红、任丽芳、朱洁如等。她们手把手言传身教,引导我不断进步。从区基本功比赛能手,到市微课评比和省青年教师教学展评一等奖,再到全国名师孵化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我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在教学上渐入佳境。我开始敬畏课堂、敬畏学生,而正是在这样的一份敬畏中,我才仿佛触摸到了课堂的蓝天,感受到教学的心跳。
奚校长曾和我进行过一次谈话,主题就是“你想做什么、希望成为什么?”她没有急着要答案,而是给了我整整一年的时间去思考,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学生,有足够的经历去体验教育,有足够的机会去遍访名校。一年后,我在我们约定之期的对话交流中,又反问奚校长:“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什么最苦、最难做?”“教科研!”她斩钉截铁地说。“那我就做教科研。”我也毫不迟疑地回应道。就这样,我们一拍即合,从那一刻起,我正式接手了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现在想想,我也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勇气夸下这样的海口。因为当时的我还是一个科研“小白”,连课题申报书怎么写、项目方案怎么做都一无所知。我想或许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缘故吧。
正如诗人所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作为清英外国语学校教育研究院的首任院长,用5年的时光,完成了学校的顶层设计。这5年,我和我的团队常常废寝忘食,从提炼“易教育”哲学的深刻内涵到“大易管理”的充分展开;从“七号课程”的创新实践到“三学三展”“五步三查”的学展融合;从“国际理解”的在地化实施到“儿童微社会”的校本化转化;从“多元评价”的融合探索到“全素养发展”的数字画像……5年的时光中,我们成功申报了1项国家级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10项省级课题;5年的探索中,我们先后主持并编纂学术著作7套、校本读物7本,累计完成各类成果提炼、经验总结达192万字;5年的实践中,我们先后荣获国家级教育创新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市、区级教学成果奖15项……
或许是因为头顶的那片蓝天,或许是某种心灵的悸动,或许是一路遇见的“重要他人”,不断地让我观照本心,遵循着自己的心声去感知生命的美好,在无数的上下求索、波折坎坷、喜怒哀乐中完整地呈现真实的自己,并以这样的一种真实一路前进,一路成长。
(作者系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兼副校长,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