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童乐”时光里幸福成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学生在“童乐”时光里幸福成长

■华雪珍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教育人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面对“双减”政策减负提质增效的要求,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学校教育文化,回归师生成长本身,破解学校发展之道,为每一位生命个体创造更为适合的教育,重塑新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生态。

“双减”政策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直面育人育才的现实问题,我们致力探索顺应儿童自由生长天性与接受教育规范相统一的“童乐”教育文化建设,坚守儿童立场,定位新的教育环境中儿童的学习与生长,打开学校边界,推进课程共创,加速教学转型,统整家校社资源,用教师团队的成长催生“童乐”,用共享童乐时光的结伴式成长唤醒教师从业的价值感、幸福感。我们以文化的理解、认同、引领为主线,助推教师自主发展,引领教师回归教育原点,让自己的专业成长在“基于童乐、呵护童乐、提升童乐”中得以增速提质。

丰厚文化内涵,推动理念认同。学校是服务师生快乐成长的地方。我们依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引导教师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童乐”教育文化内涵的认知,理解“童乐”是生命成长之乐,是生命舒展之乐。我们致力于涵养儿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学习与挑战之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切磋交流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专注之乐、克挫之乐、君子之乐。“童乐”教育致力于引领自然的儿童走向长大的儿童,拥有自主获取快乐的实力,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同时有效唤醒教师的教育初心,彰显职业价值感,达成教学相长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有效凝聚多方教育合力,建构和谐家校关系、师生关系,引领正向家庭教育,实现“三全”育人,为提升师生素养营造成长沃土。我们提出“基于童乐、呵护童乐、提升童乐”的理念,让立德树人成为教师不需提醒的自觉;我们诠释“童乐”教育,践行“童乐”教育,让“教学相长,共享童乐,同乐成长”成为教师实现自我职业价值的共识。

彰显榜样力量,积淀教育情怀。我们发掘身边的榜样资源,树立守望平实、仰望星空的教师群像。我们以我校曾与斯霞老师同期获得省首批特级教师称号的王淑兰老师为榜样,引导青年教师“对学生要充满仁爱之心”,让“童乐”教育彰显母爱般的光辉。同时,我们倡导青年教师向我校奥运冠军启蒙教练娄淑庆老师学习,拥有发现儿童潜力、开发儿童潜能的伯乐品质,让儿童在“童乐”教育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我们还打造新时代不同阶段、不同维度、不同年龄段的最美教师形象,让“童乐”教育蕴含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专注育人的专业素养表达中。同时,我们注重凸显师生之间的融入感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激发教师心灵深处的教育情怀,让学生的成功提升教师育人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有效引领教师提升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让学校“童乐”教育时时处处呈现最美的风景,让学校文化滋养出越来越多的好教师、名教师。

锻造同乐团队,助推自主发展。“童乐”教育文化的不断更迭提升,拓宽了教师自主发展的视角。因师而导,因势利导,找寻个性成长密码,激发自主发展内驱力已经成为“童乐”教育助推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路径。学校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师的自我价值需求,采取个性化成长与团队成长相结合的措施,组建草根名师工作室、师说论坛、教师社团等松散型或紧密型组织,推动不同发展方向、不同特长教师间的多维融合式合作,凸显同乐结伴成长意识,增强集体归属感和价值感,锻造同乐教研团队。我们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依托“童乐”教育文化建设,以申领项目研究拓展业务结伴成长的创新路径,搭建“童乐”课程建设、“童乐”课堂教学探索平台,激发教师教育创新动力与创新潜能,实施多层面伙伴合作成长与评估论证。同时借助“导师制”“互助制”,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采取多种形式,把教龄在5年以下、10年以下、20年以下的教师与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结对,将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教师以同伴互助形式组团,开展常效评估,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让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能在团队中找到共鸣,使教师的自主发展呈现同乐结伴发展的姿态。

推进“童乐”架构,凸显教师课程实施力。我们在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中,立足儿童视角,着眼儿童成长需求,促进“理想课程”向符合儿童世界的“现实课程”转化,从而实现开齐开足开优国家课程的目的。“基于童乐”,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策略;“呵护童乐”,是挖掘儿童学习潜能,凸显国家课程育人的主体性、灵活性、校本性;“提升童乐”,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方向。

我校从小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架构“童乐”课程实施体系,致力于满足儿童快乐成长的需求,凸显教师群体课程实施力,拓宽课程建设视野,从不同层面调适国家课程的共性与本校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张力,搭建二者融通的平台,打破学习壁垒,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书本知识,融入真实世界。结合“童乐”课程体系架构,学校已经成功形成了“课题研究引领、骨干团队培育、学科项目推进、专项成果发布”的“四位一体”的教师课程实施力专业成长路径,使教师群体在课程创新实施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由此而引发了课程、课堂、学习、师生、评价等一系列变革,并不断丰厚内涵,大大彰显了“童乐”教育课程文化引领下的育人成效与办学追求,深入推动了学校新时期高品质育人工程的建设进程。

赋能自我完善, 提升从业品质。我们构建“童乐”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从业品质感。在做实做优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与完善“童乐”教育评价体系,依据教师自我发展需求,从职业道德、教学科研、班级管理和业务能力等多个维度,完善一系列评估标准,主要关注教师教育幸福力、专业提升力、课程实施力是否得到改善;关注教师在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实施中,在涵养儿童乐学品质的同时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与价值感。

我们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关注童乐、激励童乐、发展童乐”,珍视师生同乐成长的过程,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完善自我,在成果表达中唤醒乐学乐教情感,同时拓宽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示与发布路径,赋能教师自我完善,整体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专业品质提升。

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切的教育,最好的生长是各美其美。“童乐”校园,就是要构建师生教学相长的共生乐园,引领师生在“童乐”时光里结伴成长。“童乐”教育,就是要引导师生在教学相长中彼此成就,在“童乐”时光中幸福成长,实现“儿童成为儿童,教师成为童伴,校园成为乐园”的美好愿景。

(作者系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首批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优秀主持人,连云港市教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