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国际化路径
■熊英 孙台维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发挥办学优势,将内涵发展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将教育国际化作为学校新时代、新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遵循“引进—创生—输出”的国际化办学发展规律,探索出一条引得进、留得住、出得去的新路。
平台对接,项目引领
引进国际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双高”建设中的办学国际化并非简单地引进来,而是要加强与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
高职院校应该通过与世界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校及优势专业进行合作,承办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条件成熟时可成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职业教育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体系和先进的技术。
推进国际化教学改革。坚持中外双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科学评估教学标准,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商讨决定教材资源,全面创新教学方法。在保证外方院校教师来华授课数量占课程总数1/3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本土化建设。
加大“1+X”证书的国际化应用。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切入点,实行相关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考核标准的改革,形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质量提升的局面。
加大国际优质资源引进。以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为基础,以培养高质量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以与世界先进行业企业合作为基本途径,以考取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与国际教学标准制定。通过参与专业课程国际认证,落实人才培养标准。开展中外教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录制课程、共同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共同建设英文课程和特色双语课程项目,将学校“双高”专业集群中的精品课程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课程。
共建合作科研平台,探索国际产教研新模式。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专业,展开科学技术项目合作,共享中外双方数据库资源,为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专利申报提供条件。扩大校企合作范围,联合中外双方合作企业,聚焦“双高”专业集群建设领域,为跨国工程项目提供智力支撑,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提升院校整体办学水平、重点专业建设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标准衔接,资源内化
创生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链
“双高”建设的中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定位之一是“世界水平”,并提出了“2035年一批高职院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明确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的任务。同时,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完善职业教育标准的中国方案。在当前高质量开展教育国际化的阶段,应大力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认真研究既有的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充分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标准的中国方案,将引进的指标体系进行本土化改造,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与国际标准有效对接。
按照“吸收引进—创生资源—提升能力”的路径内化国际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中外院校与政、行、企共商标准、共建资源、共享师资,形成院校培养、企业培训、国际伴随的教学能力链模式。
吸收引进——加强政行企校深度合作,推动高校与国内外行业组织、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实现“引进来”的专业课程与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课程标准衔接,“跨国企业合作项目”专业课程与跨国企业技术标准衔接。
创生资源——学校掌握国际化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自主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制作线上教学资源,开展跨境教育实训和国际教师培训,为有序推进国际领先、国内卓越的职业教育进程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贡献方案。从而创生出一批符合国际规范,突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标准、课程、教材、线上线下教学资源。
提升能力——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将教育教学资源投入到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计划中去,以实践来检验效果,用效果来完善标准,用标准来提升能力,让更多的中国方案被世界认可和接受。
产教融合,跨境合作
输出优质专业教学标准
“双高”建设明确提出了“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建设一批‘鲁班工坊’,推动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的任务。高职院校要面向世界职业教育提供中国标准,争做中国标准输出的先行者。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办学资源优势与行业、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通过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国际化能力链,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打造“留学中国”精品工程和国家级跨境培训项目,进一步服务智能制造企业海外发展。探索、构建高职院校招收、培养、实习、就业一条龙的“订单式”校企合作海外人才培养模式,与“走出去”企业共建海外教学实践基地,打造具有综合性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特征的,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服务、人文交流“四位一体”的海外分校,全方位服务海外中资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开展留学教育是海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方式。学校应以需求导向构建来华留学生培养体系,以学生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学生本位”“实证本位”为基本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成长提供多元教学供给,系统有效地开展来华留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熊英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孙台维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本文为2021年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研究课题“中-南非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联合培养探索与实践”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