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苏州大学:“四轮驱动”助推教育国际化
■资虹
图为该校举办2020年国际青年学者东吴论坛
新形势下,苏州大学教育国际化工作全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其主要特色有两个方面:一是将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重点之一;二是本土资源和线上资源合作实施“在地国际化” 和“原位国际化”。
拓展国际化伙伴关系
目前,苏州大学已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学占50所。学校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及新兴国家高校的合作,比如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波黑萨拉热窝大学、尼日利亚拉哥斯大学等。学校还注重国际合作交流模式的创新,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党支部与中国驻波黑大使馆党支部开展联合共建活动,以党建交流促科研合作,继而与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医学院就贫铀弹污染防治问题开展合作。
紧跟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苏州大学相继与蒙纳士大学苏州校区、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牛津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KIT中国研究院开展一系列深度交流和务实合作。
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
苏州大学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着力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校通过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苏州市侨联共建海外引才平台基地,联动引才,收效显著。
东吴论坛是苏州大学加强海外人才引进的一个亮点,每年举办两次,学校与苏州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海外青年学者介绍学校的学科发展以及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大学人才政策,成为高校海外引才的“样板工程”。
在苏州大学,举办海外学者论坛,建设引智基地,打造海外人才工作站和海外优秀人才兵团,为师资队伍注入了强劲活力。2021年,学校新增国家级人才27人(其中包括院士1人),拥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3人次。外籍教师是苏州大学国际化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目前全职在岗的外专外教127人。
2021年苏州大学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外国学者基金项目27项,获批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4项、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1项、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3项。
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目前,苏州大学与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合作举办国际创新药学院已经商定,这将是我国第一个在药学领域建设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计划开展本硕博全方位的人才培养。
2021年,苏州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成功入选江苏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首批立项建设重点项目。学校积极拓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多所国外高校开展合作,计划每年通过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增加100个博士生培养名额。
在留学生培养方面,苏州大学采取新举措助力提质增效。第一,拓展优质生源合作关系,发展与优质生源国高校的合作,打造学科之间的强强合作。通过学院学科或教授个人建立沟通渠道,推进平台建设。第二,扩大国际媒体宣传力度,向全球介绍苏州大学及研究型学科专业,获得高点击查看率;通过参加印尼来华线上教育展,面向印尼学生宣传苏州大学及招生专业。第三,举办国际研究生论坛,学院积极为留学生提供科研及学术交流平台。第四,开展“感知中国”系列活动,组织在校外籍师生共同感知中国国情。
苏州大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努力打破时空局限,积极推进“在地国际化”和“原位国际化”,组织在校、在苏中外师生开展融合活动,加强信息交流,加强“在地国际化”。连续4年举办国际周主题系列活动,邀请在苏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外专家线下参加,邀请境外合作高校专家连线参加,建立“原位国际化”。
学校还建设了多个海外名校中国学习中心,如美国石溪大学学习中心、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学习中心等,着力破解疫情背景下的出国留学困境。
加强国际化科研合作
2021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雅克·冈教授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第一合作单位申报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黑国庆教授荣获江苏医学科技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21年,苏州大学获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共21个,立项金额2000余万元。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数据库)发表学术论文6300余篇,其中国际合作论文占比近40%。
通过江苏高校中外校群合作平台建设项目,苏州大学支持和鼓励各学院(部)举办高层次、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会议,比如金螳螂建筑学院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UPSC)国外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等,成为打造品牌式国际学术会议的重要标杆。
苏州大学将以实际行动为“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苏州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