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回信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悟透回信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南京大学 江莹

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120名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向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的回信高屋建瓴,催人奋进,为全体南大人指明了奋进方向,对南京大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心怀“国之大者”。无论是给总书记写信的120名南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还是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及的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都是心怀“国之大者”。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听从国家召唤,义无反顾地扎根教学、科研第一线,是当之无愧的楷模和榜样。

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二是聚焦立德树人。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南京大学一直注重立德树人,不断探索、持续深化人才培养的理念、路径、方法。

2014年9月,时任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完成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是自1994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改革后,20年来江苏高校首次摘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其核心要义是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与判断力。从2019年开始,南京大学启动“熔炉工程”,围绕课程、科研、实践、文化、心理等要素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锻造“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立足科技创新。总书记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研究型大学,南京大学秉承“顶天立地,敢为人先”科研理念,结合学科特点,服务国家需求,强化科技创新。

闵乃本院士等人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独立完成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施斌教授领衔的“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国科研团队在地质与岩土工程监测领域取得的又一项引领国际科技前沿的重要成果。

国家使命召唤,科技重任在肩。我们要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切实增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四个面向”,矢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四是坚定文化自信。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曾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因材施教、全面培养人才,成为新中国倡导通识教育的第一人。针对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差的问题,1978年,他倡议在全国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并首先在南大试行。随后几年中,全国各类大学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也正式成立。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结合“四史”及校史学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发扬光大。

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谆谆教诲、殷殷期望,是全体南大人的行动指南、前进方向。我们将继承和弘扬南京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崇尚诚朴雄伟,实践励学敦行,心怀“国之大者”,聚焦立德树人,立足科技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真正把南京大学建成“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世界点赞,让社会称道”的“第一个南大”。

(作者系南京大学审计处处长,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