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7月25日,我省组织部分县(市、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召开专题座谈研讨会,聚焦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交流一年来如何落实落细“双减”政策——

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瑞昌 王琼

7月25日,“双减”政策实施一周年之际,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在如皋市召开全省部分县(市、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市、区)长专题座谈研讨会,交流各地一年来落实落细“双减”政策,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工作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探讨加强和深化的措施。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江苏省原副省长王湛,省政府参事、南通市委原书记徐惠民到会点评指导,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党政重视,

“双减”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同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我省“双减”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一年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等部门相继出台涉及义务教育作业管理、考试管理、预收费资金监管、政府指导价等40余份文件,省科技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等部门(单位)分别出台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或管理办法。“双减”政策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

南通市建立“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将“双减”工作写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进行部署。南通市海门区副区长施张范介绍说,去年8月,该区召开“双减”改革动员会,印发“双减”工作实施意见,第一时间组建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要求、制定责任清单,一年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部署“双减”工作,区人大专题评议、区政协专项督查常态化开展。

淮安市淮安区出台“双减”实施方案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维稳工作方案等10余份文件,落实教育督导“一号工程”要求,全面压实区域治理责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双减”不是只有教育人的摇旗呐喊,而是要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在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过程中,我省各地各校通过召开班会、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大对家长的“双减”政策的理念宣传,同时积极建立“学校引导、家庭互动、家校共育”的家校共育新格局,协同家校社共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成效初显,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调查数据,我省70.4%的学生感受到作业量比上学期减少,87.0%的学生基本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或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8670家大幅压减至228家,压减率达97.36%。“勇于担当站位高,整治监管力度大,聚焦关键措施实,标本兼治有亮点。”王湛对一年来全省“双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增减联动,

区域义务教育呈现积极变化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双减”工作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夯基工程和关键领域,是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契机。“‘双减’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和义务教育学校凝神聚力狠抓作业时长总量压减,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聚焦课堂提质增效,增强课后服务,转变育人方式,‘减负提质’已成为教育教学新样态。”顾月华说。

南通市做强做优校内课内、校内课外、校外课外、校外课内“四个课堂”,保障学生“学足学好”。据该市副市长陈冬梅介绍,为推进“立学课堂”建设,该市每季度召开一次课改现场会,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如皋市通过多层设计多元评价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低年级采用游戏、闯关、夺星等形式,多维度展现与评价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高年级以等级评价方式每学期安排1次考试,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消除分分必争的“内卷”现象。

建湖县各学校建立作业校内外公示制度,每周公示“上墙上网”,并鼓励教师布置弹性、分层、个性作业,将“每日阅读、每日运动、每日劳动”作为非书面家庭作业重要内容。

连云港市连云区在该区各中小学全面实施“3+X”教师赋能工程,“3”为必选内容,即书法、阅读和写作,“X”为自选内容,包括艺术、运动、课件制作、实验改进等项目。该工程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工作需要有机结合,正在成为连云区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的特色路径。

学生课后到哪里去,是落实“双减”政策必须做好的一道问答题。南京市玄武区多措并举推进课后服务工作,针对学生家庭不同需求,科学划分课后服务3个时段,整体实施“完成作业”“社团课程”“延时陪伴”三段式课后服务,打造“课后服务15分钟教育圈”,通过大学生志愿者进学校、区少年宫优质资源配送到校、推行“小先生制”和课后服务走进场馆和社区,实现了课后服务资源高品质、均衡化、全覆盖。

勇担使命,构建育人新生态

在回顾总结一年工作的同时,与会专家和参会的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将话题普遍指向“双减”的持续深化。

王湛指出,“双减”的本质指向是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双减”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重大决策,增强政治自觉;深刻认识“双减”是遵循教育规律、拨乱反正的重大改革,回归教育初心;深刻认识“双减”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勇担使命,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谋划全局,强基固本,涵养情怀。”王湛说。

徐惠民说,推进“双减”必须持久发力、防止“回潮”。“双减”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这项工作要落实好,必须系统发力,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双减”不能简单理解成“减”,要针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解决好“减”和“增”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顾月华表示,下一阶段,全省将围绕增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持续推动2022版新课程标准研究,进一步加强作业和考试管理,提升课后服务内涵,提升校内“应教尽教”“学足学好”成效;围绕深化校外教育培训常态化治理,加强对体育类、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的分类监管;围绕“双减”工作难点、痛点和堵点,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校外服务,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我们将以加快建设区级课后服务管理平台为抓手,促进‘双减’落实更加个性化、优质化、人性化。”研讨会上,苏州市相城区副区长朱向峰说。

扬州市邗江区副区长张玲表示,该区将进一步聚焦减负增质,在持续推进学生减负的同时,想方设法给教师“减负”,妥善处理“增”与“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