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点燃澎湃动力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近年来,江苏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点燃澎湃动力

■本报记者 陈思洋 王玭

10年来,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加3.1万人,截至2021年底为9.2万人,比2012年增长50.8%;共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61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5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573项;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较10年前增长近2倍,位居全国第一……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是我省近10年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久久为功。

近年来,省教育厅和全省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打造高规格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高校创新策源力显著增强,高价值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抓关键,攻核心,

极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无线谷的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里,东南大学教授、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正带领团队进行6G通信技术研究。科研团队选择光子太赫兹无线通信作为6G全新突破方向,搭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光子太赫兹实验环境,经过3年多的攻坚克难,首创光子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的实时传输架构,打破了此前全球公开报道的太赫兹实时无线通信的最高实时传输纪录。据了解,该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与现有光纤网络融合,替换数据中心的巨量线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还可搭载卫星、无人机、飞艇等平台,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

近年来,我省高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国家急需和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针对行业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在科研创新与产出、社会服务与贡献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攻关什么。” 苏州大学牵头成立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李述汤说。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将纳米技术产业定位为“一号产业”。当时刚建院的苏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而然瞄准产业发展急需,开展科研攻关。2013年,由苏大牵头组建,协同苏州工业园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省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的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批,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展开建设。在科研力量“加持”下,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迅速成长,高峰迭起。目前,中心已培育纳米科技企业18家,带动苏州工业园区内5家高校科研院所、200多家纳米企业及产业联盟,形成“3公里协同创新圈”。

“10年来,我省始终聚焦科技攻关能力提升,全面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表示,近10年来,我省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累计获得科技经费总额1880亿元。2021年,获得科技经费 285.49亿元,是2012年的2.4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居全国第二;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居全国第一;建成国家、省、校三级高校协同创新体系,重大技术协同攻关成果不断涌现。制定国家、行业等标准2000多项,突破重大理论、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1147个,开辟新领域和新方向300多个。

强基础,抓源头,

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每年11月底,南京、苏州、徐州、连云港等地水稻收获后,南京农业大学团队30多名教师及100多名研究生就马不停蹄赶到三亚,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再繁育一季水稻。到次年4月底,这里收获的种子又被带回江苏各地,准备5月的播种。该校校长陈发棣介绍说,农业科技创新事关重大,学校扎根基础研究,实施农业生物全基因组编辑、农业生物“干细胞”等计划,推动农业科技领域迭代式关键研究,突破农业科技前沿“无人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抢占基础研究制高点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十三五”以来,我省高校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和支持,目前全省高校建有各类科研基地(平台)7000余个。

“10年来,我们不断推动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为载人航天、南水北调等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改善民生和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科学基础。”徐子敏表示,一直以来,省教育厅支持有关高校依托参与组建的重大基础研究平台,积极探索原创性科学问题,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火星车“祝融号”上搭载了6种有效载荷,其中,表面磁场探测仪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乔东海团队共同完成。

“这是将基础科研和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典范。我们在探测仪的研制上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对象,一切都从零开始。”乔东海告诉记者,历时6年,团队多次在苏州、北京之间往返,与合作单位一起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电子学单元的研制、生产、管理、保障、地面测试、发射场测试等多项科研任务。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离不开优秀的科研人才。”徐子敏表示,10年来,我省大力实施“333 工程”“江苏特聘教授计划” 等人才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人才结构体系。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我省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9.2万人;拥有两院院士79人、国家高层次人才1800 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约占全国高校10%,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承担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

拓渠道,抓机遇,

将“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高校专利转让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导向,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0年来,我们持续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把高校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徐子敏说。

苗春生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2020年8月,强台风“巴威”登陆我国辽东半岛东侧,届时庄河风电场将受到极大影响。通过一系列专业测算,苗春生团队预测得出台风登陆后百米高度的最大风速,以及半小时后的减弱程度等关键数据,仅一晚就帮助企业获利375万多元。目前,苗春生团队提供的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已与我国沿海地区85%的海上风电场展开合作。

为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我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所有权、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支持建设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资产经营公司、技术转移中心、地方研究院等在成果转移转化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看,我们的‘废水’养的金鱼比自来水养的还要有生命力!”走进南京工业大学“绿色化工实验室”,校长乔旭教授和团队成员向记者演示,一瓶酱油色污水经过处理后变为可以养鱼的纯净水。乔旭告诉记者,针对化工产品 “三废”分别治理能耗高、效率低问题,团队研发“嵌入临氧裂解过程的‘三废’治理与化学品生产耦合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化工行业污染治理效果差、过程集成度弱和资源利用率低等3大“痛点”,形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品成套绿色生产技术。

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高校技术交易合同成交数和成交额分别从2017年的18661项、82.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009项、124.81亿元;累计成交约11万项,成交额539.55亿元,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进一步通畅,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进一步提升,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注入创新动力。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创新型国家、省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