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存在的家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语言是存在的家

■陈国林

蒋念祖,江苏省扬州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首批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中语会理事,扬州市美学会副会长,扬州市中语会副会长,扬州市语文学科基地负责人,扬州市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获“全国十杰中小学教师”提名奖。

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当今世界,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工具论”“人文论”两种语文教育观之间的论争,绝非仅仅关乎“两种语体”的教学,而是关系到顺应世界潮流、培养世纪新人的重大问题。蒋念祖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与实践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这一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以良好的审美素养去感受生活,以良好的思维品质去体悟生活,以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综合素养去再现生活”。

以良好的审美素养

去感受生活

蒋念祖老师主张在记叙文写作训练中开展审美教育。记叙文写作训练是一个包括审美观察、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创造等因素在内的审美能力的训练过程,其中审美观察是基础。观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学的观察,一种是审美的观察。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在把握事物表面特征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本质,排斥主观情感的干扰;而审美的观察,则是为了“发现”适合表达主观情感的事物的美的形式,往往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情感。例如写景抒情的文章,要求准确地把握景物的特征,这时就需要借助科学的观察使景物描写真实可信,有助于改变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泛、套话连篇等毛病。我们不能仅进行科学的观察,还要会进行审美的观察。因为科学的观察往往带有较强的分析性、解释性,会使景物描写过于琐碎,缺乏统一鲜明的意象,只有在审美观察的基础上描绘出来的画面,才是既真实又美好的画面。

蒋念祖老师在其编写的《记叙文写作训练教程》中进一步明晰了写作能力的培养路径。他认为教师应在初一、初二阶段指导学生写观察笔记,写“放胆文”,充分调动、激发学生“自由发表”的积极性。其中初一阶段进行观察、想象等能力的单项训练;初二阶段注重联系生活,教师可“下水”指导学生观察,进行观察、想象能力的综合训练;初三阶段再由“放”到“收”,进行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写作方法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自觉追求。为此,蒋念祖老师设计了相应的作文评价方法:从讲解、训练观察方法入手,从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制定评分标准,把学生的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与教师的评改结合起来。

以良好的思维品质

去体悟生活

蒋念祖老师主张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进行议论文写作。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大体可以归结为提炼论点、提出分论点、进行论证等几个基本环节。这些环节都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思维方法的运用。不少学生不善于提炼论点、展开论证,看到题目后感到无话可说或者写起来套话连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

蒋念祖老师认为,若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就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严密的、全面的、有自我反省的思维”。教师在议论文训练过程中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思考的是什么”“如何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理清写作思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蒋念祖老师首先在传授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单项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形式的思维方法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形成思维训练的序列,解决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蒋念祖老师明白,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种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的氛围,让学生尽情“展示思维的过程”。成功的教学能给予学生一种思维的“胆略”,“敢于对任何现成的东西提出挑战”。在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都“能使学生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前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的优劣;后者则能相互启迪,彼此拓宽思路。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原先思维过程的优劣,从而对原先的思维过程作修改和调整,使思维过程更合理严密,结论更准确。

以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综合素养

去再现生活

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就是让学生既要掌握实用的“科学”的语言,也要掌握“文学”的语言;既要“经世济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也要“修身养性”,“认识、改造主观世界”,最终成为具有“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综合素养”的人才。

在此基础上,蒋念祖老师提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作文观”:既注重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理论的学习,又注重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学习;既注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健康人格的培养;既注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又注重语感、审美趣味、文化品味养成的艺术性,最终让作文教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教育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师发展部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