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南京医科大学构建“融合式”就业服务模式——
赋能毕业生 助力“加速度”
■本报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詹恬
“上午资格审查,下午面试,流程非常便捷。”日前,南京医科大学“泰州日”活动现场,该校2022届泰州籍毕业生陈雪琴顺利通过了南医大附属泰州人民医院面试,“回家就业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泰州日”是南医大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展的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之一。当天,该校还与泰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揭牌“泰州市引才工作站”,推动双方供需精准对接。
近年来,南医大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挥医学学科优势,拓展多维就业路径,采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就业与育人相结合的办法,探索构建“融合式”促就业模式,赋能毕业生,助力就业“加速度”。
校内+校外,
坚持“一盘棋”协同联动
今年4月,南医大校长胡志斌率队赴泰州开展实地考察,与泰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就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展开深度洽谈,探索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举措。
与政府联手、与省内医疗单位建立广泛而良好的合作基础,是南医大就业工作能够“走出去”并“走得远”的优势。近年来,学校主动与各地卫生主管部门和重点用人单位联络,先后赴苏州、常州、无锡、连云港、宿迁等地,开展“一对一”上门接洽服务,挂牌盐城、淮安人才引进工作站,了解用人需求,做好“输送”推荐和“吸纳”对接。
“盘活校外资源是我校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南医大党委副书记徐珊介绍说,该校聘请了23名来自附属医院及董事单位的人事部门负责人担任学生培训指导师和就业荐才师,逐一解答大家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快适应求职环境。
前不久,南医大第二附属医院人事处副处长丁博伟专程来到学校,向学生们介绍省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情况。作为南医大毕业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组成员,丁博伟努力摸清学生所思、所想、所忧、所盼,针对应试要求进行指导,直击要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
持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是南医大前移就业关口,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的做法之一。该校出台第二学士学位招生政策,在校表现良好且能够按时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应届毕业生,均可报考学校增设的预防医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学制为两年。就读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了更好的就业去向,可终止第二学士学位学习。
线上+线下,
满足“一站式”需求衔接
在南医大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专场招聘会进校园”现场,校院双方通力合作,两天时间内一气呵成地完成了“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签约”的招聘流程,实现了现场招考、现场签约、现场进编“一站式”招聘录用。
针对疫情下的就业难题,南医大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模式,精准衔接学生需求,加强岗位匹配度,提高招聘效率。
高清摄像头、直播补光灯、适应面试主题的多元背景板……这是南医大打造的“就业服务站”里的“标配”。在各高校及用人单位相继采取线上面试考核的情况下,学校加大投入,帮助学生做足准备,在优质的面试环境中抢占先机。
据介绍,南医大联合13所在宁高校举办“宏志助航、人才报国”空中双选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沟通交流平台,8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其中。校园就业指导网及微信平台根据大数据实时精准匹配,年均发布招聘公告千余条,总点击阅读量约30万次。
“我校致力于把求职全程指导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就业。”南医大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陶磊告诉记者,“除开拓岗位、加大软硬件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技能传授。我校在实施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的过程中,和省内其他高校协同联动,送培送教上门,空中双选会与基地培训同步推进,学生们可以边培训边求职”。
在南医大基地成立揭牌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班,受到了毕业生的好评。该培训专题课程包括求职准备、求职资源、求职过程、求职技能、求职心态等5个模块、10个主题,总计40个学时,面向省内10所高校的350名毕业生开展培训,提升毕业生求职能力。
就业+育人,
实现“一体化”教育整合
今年毕业的医学英语专业学生王咏欣放弃了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就业机会,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公司给的待遇虽然丰厚,但那不是我想要的。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还是希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更有意义的事。”王咏欣表示。
近年来,服务与奉献精神在南医大毕业生中接力传承,学校入选“西部计划”、地方专项以及应征入伍的毕业生逐年增加,“乡村医生”“支教老师”“大学生士兵”……一届又一届的南医学子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
“我校就业创业工作坚持需求导向、明确育人要义,国家的需要就是就业的指南针。”南医大学生工作处处长林炜介绍说,学校专门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实施细则》,对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毕业生一次性予以8000元奖励,基层就业服务期满后,报考南医大硕士研究生或应聘学校工作岗位的将享受政策扶持。
“我们所开展的就业工作,不仅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提高就业率,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也有重要指导。”陶磊表示,近年来,这个“阵地”正在逐步前移。2017年开始,学校主动前置生涯教育工作,与省内高中共建医学选修课,选派优秀教师、附属医院临床专家、相应高中优秀校友走进中学课堂讲授医学知识,探索共建“高校—高中”双高职业生涯教育基地。
据悉,南医大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临床医学”课程,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开设“医学走进高中”选修课,在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设立“南医大班”,多举措提升高中生们的学医兴趣。此外,学校每年组织医学专家和专业教师赴省内高中开展高考前心理压力疏导、教职员工健康义诊等活动。自开展“双高”共建以来,南医大已在相关高中完成授课92次,辐射高中生近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