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应重视校级课题的研究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青年教师应重视校级课题的研究

■吴昌龙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但是,在课题研究领域,教师们往往贪多求大,热衷于申报省、市高级别课题,而对区级、校级课题提不起兴趣,特别是校级课题,更是无人问津。从学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角度来说,“人人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应是学校科研兴盛的有力证明。但从教师发展的规律来说,课题研究应量体裁衣,循序渐进;要由浅入深,不能盲目求大求全。否则,课题研究将会陷入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尴尬境地。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笔者建议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制约个人成长进步的小问题、真问题进行研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问题。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对工作往往充满热情,干劲十足,但因经验不足,应对棘手问题时难免手足无措。此外,青年教师的工作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艺术性,工作效率往往事倍功半。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青年教师只停留于问题表面,缺乏对问题本质的剖析。青年教师要深刻剖析班情、学情,厘清教学或管理上的真问题。何为真问题?真问题就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直面的、无法回避的,具有自身成长性的问题。比如:班级纪律混乱问题、班级学生书写潦草问题、家校沟通困难问题等。这些都属于真问题。学校管理者也可以梳理一些问题研究菜单供青年教师选择,通过问题任务群的供给,为下一步教师之间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给予科研指导,助推研究过程。青年教师选择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来申报校级课题开展研究,这既体现了一种踏实的科研精神,也体现了新手教师对自我发展目标定位的正确理解。

不少青年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科研基础,但相较于大学毕业论文的撰写,这种校级课题更能够凸显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其研究环境、研究对象均完全处于真实状态,真实感、实用性、生命力等鲜明的特征将给予青年教师颠覆性认识。这时,学校就需要统筹谋划,选择骨干教师、科研专家对他们加以针对性指导,从而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平稳、扎实、有效。

要勤于反思,实现价值增值。青年教师研究校级课题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经验,锤炼专业技能的过程。但如何让自己的研究之路走得更远、更深?这就需要青年教师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比如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撰写研究报告来对自我研究的成果加以总结审视,通过反思总结、专家论证,让研究成果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进而成为自身工作的行动指南。同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及在观摩其他青年教师课题研究分享会的基础上,通过对概念的外延、内容的关联、任务的进阶等方式,为校级课题研究实现价值增值,为进一步申报高一级课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校级课题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既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砥砺石,也是其成长的助推器。笔者期待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正确看待校级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并以此为抓手,实现自我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为更好地站稳工作岗位、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教师,苏州工业园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十三五”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首批“百百千”校园阅读领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