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东南大学:以一流党建引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东南大学党委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党的建设与学校各项事业深度融合,以一流党建引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近5年,学校牵头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8位,交出了一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东大答卷”。
把方向、管大局,把服务国家战略导向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局。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把服务国家战略导向融入事业发展全局。
学校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定实施贯彻落实《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的方案等,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贯彻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学校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清单”,增强党委统筹协调全局作用,提升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水平,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东南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等,完善党委议事协调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导向,制定修订大学章程和“双一流”建设方案,坚持“四为”方针,将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东大方阵”。
强功能、重引领,把服务国家战略追求融入开展一流党建和科技工作全程。学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改革发展,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政治和组织保证。
学校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对标争先”计划和党建“双创”工作,启动实施“提质增效”“强基创优”计划和党建精品项目,全面提升学校党建质量。学校入选全省党建示范高校,并有10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入选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引领师生服务国家战略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有力提升。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实施“高端师资倍增计划”,加快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人才队伍顶峰高度、整体宽度、基础厚度的协调发展。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新增两院院士5人,高层次人才总数增至近500人。学校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发展党员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第一,2021年在高知识群体发展入党144人。学校加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争当竞技国际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国手”,争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有两个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深化科研组织引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制度创新引领科技创新,不断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召开全校科技工作会议,大力推进重大科研项目、基础交叉科研平台建设,培育大团队、大项目,持续开展有使命、有组织、有学术穿透力的科研,让教师更好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盯前沿、抓布局,把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融入科学研究始终。学校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强化科研组织布局,为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保证。
学校强化原始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大力实施“原创能力突破计划”,遴选发布“十大科学技术问题”,力争基础科研实现“赶超”,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国天眼”、南极科考、南海造岛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贡献东大智慧。
学校强化破解“卡脖子”难题使命意识,推进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应急重症医学中心等平台基地建设,积极参与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建设,着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学校重症医学团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屡屡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强化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全局观念,积极参与雄安新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建设,成立东南大学雄安创新研究院,打造环东南大学(南京)知识创新圈,着力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国际创新港等国际创新示范区,与海南合作开展深海探测、海洋通信等国家重大战略研究。学校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入选国家级智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道德发展智库入选江苏省重点建设智库。学校持续深化与中国电科、航天科工、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布局建设国际化、多学科交叉、军民融合的新型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