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生共进 向美而生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同生共进 向美而生

■江苏省新沂市城东小学 赵君

图为该校十岁成长礼

新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教师是新教育的守望者,“守望”着教室里的每个生命生根发芽,一起向着美好出发。

阅读悦美

2019年的夏天,我与“向日葵班”花朵宝宝们的故事拉开了帷幕。我们的班徽样式是一本书托着一朵七色花,象征着“用阅读托起未来”,班级口号是“向阳生长,积极向上”,班歌是《生长吧》,寄托着“播一粒种子,让幸福发芽开花”的美好期许。

为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我们集思广益、大胆尝试,设计出读书笔记、小组积分等展示板块,并且定期更新,同时我们还布置了班级的图书角和种植角,营造温馨的书香环境,“让阅读真正发生”是“向日葵班”的一个重要愿景。

从2019年10月开始,我们每晚进行亲子共读。“小葵花们”每天都会分享读书视频或语音,我做好记录,及时公示参与情况。一个月下来,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坚持。于是,我趁热打铁,开启了我们的第一次线上阅读课——我是小小表演家。

从那之后,每周六上午10点,“小葵花们”都会准时守在微信群,课后我们还整理形成读书笔记,每周做成美篇。恢复线下教学后,我们坚持开展阅读课,并尝试了多种阅读方式,如创意书签比赛、评选“读书之星”等。

课程润美

新教育认为,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课程则是河流。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因此,我们研发了以下课程。

仪式课程。仪式让此时此刻与其他时候不同。比如十岁成长礼上,校长给孩子们切蛋糕,我们围在一起,唱生日歌、许愿。

节日课程。一是一封家书——感恩节。感恩节前一天,我和“小葵花”们说:“明天是感恩节。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一封感恩信,好不好?”第二天晚上,我便收到了家长的反馈:“谢谢您老师,看完信后,我心里满满的感动。”家长们的反馈让我感受到,一封封小小书信拥有巨大能量,它是如此温暖而有生命力!二是一起包粽子——端午节。端午节前夕,我在班级群中提出了一起包粽子的建议,家长们纷纷响应。节日当天,“小葵花们”亲手彩绘鸡蛋、包粽子。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小葵花们”向阳生长的快乐。

四季课程。疫情的缘故让孩子们对季节的感知变弱,为了强化孩子们对季节的认识,复课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寻找夏天!孩子们拿出看家本领“寻找夏天”“走近夏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有夏的热烈,还有生命的蓬勃。

劳动实践课程。为了让孩子们能亲身体验劳动、收获的快乐,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去基地体验种植劳作。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四季更替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生命生长的力量。我们也因此过了两次快乐的丰收节——和孩子们一起煮山芋、和家长们一起包包子。

家校合美

新父母读书笔记——文字的力量。为了加强家校合育,在假期,我邀请家长们“共写读书笔记”。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位妈妈还把每天想说的话写成日记跟孩子分享,每篇日记里都饱含深情地带着两个字——宝贝。透过她的文字,我也感受到了那份母爱,相信这份爱会让孩子勇往直前。

家长会——信的指引。在期末开家长会时,我让“小葵花”和家长们悄悄地互写一封信。小季是转校生,不爱讲话。父母因工作原因,少有时间和孩子交流。而这一次,母子俩读着写给彼此的信,都很受感动,孩子默默地擦眼泪,妈妈笑着笑着就哭了……

“向日葵”班每天都在发生新的故事,花开的声音很轻,要用心慢慢倾听;孩子的成长很慢,要用爱慢慢等待。为“园丁”者,当从初心出发,守望着自己的那一片“园地”,终会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