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创新设计“素养进阶型”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学生素养成长积分制度——
积分巧绘成长路线图
■本报记者 任素梅
“儿子好像变了个人,上学更有劲儿了。”最近,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初一学生赵童同的妈妈一脸喜悦地告诉记者,这学期,孩子各方面的进步都很明显。“以前让他好好学习,他总说‘反正三好生也轮不到我,学不学无所谓’。现在,他从学校拿回了一本‘素养进阶’手册,做好事、参加活动都可以获得积分,孩子学得很开心。”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为发挥学生评价的导向与促进功能,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创新设计“素养进阶型”学生评价机制,面向初一年级推行动态“学生成长积分制”,取代原来的“三好生”评选机制,让每个孩子对学习都充满希望。
教室内,学生张诗雅在老师的鼓励下第一个走上讲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5月份的“素养积分”。“这个月,我的一篇作文在校报上刊登了,阅读了一本课外书,出了一期墙报,随堂练习进步了7个名次,这些让我获得了很多积分。其中收获最大的是做了一次抗疫宣传志愿者,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张诗雅的精彩展示赢得热烈掌声。
基于“生命关怀”,着眼“人的全景素养”,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取消原三好生“差额选举”的数量限制,在“素养进阶型”学生评价机制中打破边界,融通评价内容,形成“成长脚印”和“学习之窗”两大模块,分别从道德品质、自主学习、体艺特长、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设置积分,全校2094名初一学生平等参与评价,人人有积分。
“哇!攒了这么多分,‘社会实践’这一栏还可以取得更大进步哦。”下午活动课时间,几名初一学生手捧积分手册,走进该校政教处主任徐义东的办公室进行积分兑换。50分可以换一本《西游记》, 30分可以换一套数学用尺……捧着用点滴努力兑换的奖品,学生们切身体会着耕耘与收获的喜悦。
打开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企业微信,“实中希望App”映入眼帘。该平台实现了学生素养线上即时评价,并量化汇总为可视化数据。学生在平台上传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的照片,便可进行“素养打卡”,平台自动生成“素养积分”,最终形成“节点积分”,包含阶段积分、学期积分、年度积分、成长总分等,表现出色还会获得平台颁发的勋章。
“这样的全员积分素养评价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主体感、参与感、满足感和荣誉感。”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杨晓翔介绍道,目前,学生一学期素养积分多的达100多分,少的也有60多分。“积分载入学生成长档案,孩子们学得更有趣了,家长的反响也很热烈。”
周末晚间,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初一学生小李和家人正在进行新一期的“家长育儿能力与素养提升”测试。“我把学校发的家长教材《关怀养育的力量》前4章读了几遍,也认真听了老师的课,这次应该能考满分。”小华妈妈说,参加学校的家长成长学院后,每月听课、做题让她在家庭教育上有了底气,也不像之前那样急躁了。
为了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生活的优质链接,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政教处在全省率先编写家长成长学院教材《关怀养育的力量》,免费发放给所有初一学生家长,每月通过微信小程序对家长进行育儿能力与素养提升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家长。目前,该校家长参与测试率为100%,95.7%的家长测试成绩达8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