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宿城:“三个课堂+AI”为教育插上“智慧”翅膀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宿迁宿城:“三个课堂+AI”为教育插上“智慧”翅膀

■本报通讯员 郑君鹏 见习记者 王小亮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教师正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给学生上课,讲台前方的智能白板替代了传统黑板,教室里的高清摄像头能捕捉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智能分析……这是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中心小学课堂上的新场景。“现在我们校舍和教学设备已经全部达到标准,我校还成功创建成‘省智慧化校园’。”埠子镇中心小学校长表示,该校将AI技术引入课堂,真正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宿城区大力推进的“三个课堂”应用。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该区在全市率先建设AI智慧教室,逐步实现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常态化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研修和同步评价,不断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近日由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组织的“三个课堂”应用案例评选中,宿城区教育局《“三个课堂+AI”构建区域教育联盟均衡发展生态》获评“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创新区域案例。

近年来,宿城区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先后实施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及设计安装项目、中心城区教育信息化PPP项目(宿城部分)、“学在宿城”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创新应用采购一期项目,全区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校园网拥有率、教室配备多媒体率、师生计算机达标率均达到100%,校园信息化基础环境迅速提升。截至目前,宿城全区市级智慧校园覆盖率达100%,AI智慧教室建设覆盖25%以上中小学,22所学校认定为省智慧校园。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优质教育资源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惠及更多学生。在智慧校园建设基础上,该区制订出台《宿城区城乡结对互动课堂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宿城区城乡结对互动课堂考核评价方案》等文件,由互动课堂向研修课堂推进,实现课程联合编排、教学统筹安排、教学资源同步共享,真正让“三个课堂”应用落地落实。该区还优选一批名师建设网络名师课堂,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并优选一批名校建设名校网络课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我们将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持续放大‘学在宿城’品牌效应。”宿城区教育局局长卓成金表示,该区将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