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做好“加减乘法”,促进“双减”落地
——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实施“双减”工作侧记
■本报通讯员 苏高实
图为该校学生参加
全国“六艺”闭幕式广场嘉年华演出
图为该校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活动
图为该校学生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
图为该校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
目前,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有196个教学班,8649名学生,822名教职工,其中特级教师5名,大市学科带头人24名,区学科带头人51名。学校成立了由省特级教师、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各学科全覆盖的名师工作室40个。该校积极倡导“优质共生、文化共融、资源共享、校区共建、师生共进”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秉持“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崇文尚德、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打造德艺双馨、气质高雅的教师团队,培养正德笃学、强健创新的“七彩少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让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后,该校第一时间要求全体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推动“双减”落地。
做好“双减”之“加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加”教研碎片时间。高效利用碎片时间,加强各个备课组内小范围研讨的频率。充分利用课间、空课等零碎时间就课堂“困感处”“得意处”进行分享交流。要求组内“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和练习;“五备”:备课程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学情。该校根据实际情况,强化常规教研专题,备课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科每周不少于2课时,依据新课程理念,抓住各学科的特点,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个维度,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计划,并由此分解形成课时目标。充分研究、讨论,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研究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加”集体备课效度。明确路径,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聚焦“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的高效率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个性为本,坚持从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出发,探索情境、体验、省思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课堂学习时间,让学生经历从一般到个别的知识归纳过程,引领学生逐步掌握自主体验、理解与建构的学习方法。
“加”作业设计内涵。多样化探索减负路径,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坚持从作业内容、形式入手,提升作业质量。秉持尊重学生、尊重规律的理念,对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出科学合理设计,形成作业管理办法,强调年级组作业统筹管理、合理调控,强调学科作业要符合学科特性,满足学段化、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
“加”低年级段学业质量监测创新。该校一二年级开展了“学科素养大闯关”活动,美术教师陈怡蓉为学生们设计了可爱的积星卡,教导处为低年级小朋友精心设计了“朗读交流大本营”“数学思维大冲浪”“Test of oral English”3个板块,让学生们通过“大闯关”的形式闯出兴趣、闯出能力。负责抽测的教师们认真负责,根据学生在闯关时的表现分别给予1到5星的成绩,并贴在学生的专属积星卡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大闯关让孩子们在学习中绽放异彩,成就最好的自己,做闪光少年。
“加”学科命题研讨。该校教学管理章程中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组织书面考试,三至六年级每学期组织1次统一考试,考试要把控难度系数,讲究命题质量,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为提高教师的命题水平,该校每学期都会进行命题专题研讨,每学期末每位教师都要上交一份精心打磨的本年级本学科的期末试卷,备课组长进行打分,作为“七认真”考核的一项内容。
“加”新时代教育使命。2021年8月23日,“苏州教育”公众号发布了该校校长撰写的关于“双减”的思考,主题是《切实加强“双减”实效,教育发展的应然追求》,成为第一个在苏州教育公众号围绕“双减”发声的苏州校长。2021年11月,苏州电视台就“双减”实施,对该校的做法进行专访,后被“新华社”客户端转载,发布仅2天,点击量就达到了74.3万人次。“双减”让教育实现回归,学校回归主战场,教师回归关键主体。义务教育并非是把人人都培养成精英,而是要努力把更多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正直、诚实、善良、有家国情怀的合格公民。
做好“双减”之“减法”: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通过建立健全作业质量监管制度去“减”。该校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60分钟。该校实行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对整个单元的作业做好整体规划。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由任课教师在黑板上以板书形式发布作业,当天的家庭作业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该校制定了《严格控制学生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管理制度》,细则中规定了作业的布置规范、批改要求、辅导反馈等内容。针对作业布置与批改,该校明确要求教师做到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有改必阅、有错必纠。不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不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导处每月进行定期检查,同时还进行不定期抽查,对作业总量、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批改等方面做好监督与指导。
通过作业形式创新去“减”。该校开发“作业超市”,设计学生自选作业、分类作业、计量作业等,提高作业的选择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们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如设计免做卡、推出优秀作业积分制等。该校还坚持以品格教育为载体,在传统书面作业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课外阅读、劳动实践、体育锻炼、科学探究等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不同作业的趣味性。
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应用去“减”。该校为学生开辟学习通道,提供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学生学习平台——苏州线上教育为学生学习提供技术条件,通过网络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实行教学大数据分析,为学生的学习精准把脉,进行精准地指导和帮扶;引导学生通过市区教育网络平台实现课后自主探究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做好“双减”之“乘法”:提高学校办学质效
首先是创新举措,提高课后服务正效应。为确保“5+2”延时服务顺利开展,该校精心制定服务方案,充分满足家长需求。2021年12月,学校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无记名家长调查问卷,共7226名家长参与调查,满意率达97%。延时服务期间,前60分钟以完成各科作业为主,看护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后60分钟根据教师特长、学段特点,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其次是开发课程,确保综合育人的多元融通。该校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不断扩大校园七彩社团的规模,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学校一、二年级围棋、机器人、竹笛等普惠社团全覆盖,校级精品社团111个,学生参与率达100%。低年级以绘本阅读、英语童谣、绘画、游戏为主;中高年级注重加强对课外阅读、科学探索等方面的指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第三是家校联动,释放“双减”背景下的教育合力。“‘双减’战胜了‘内卷’带给我的焦虑,让教育生态愈加健康美丽,我们的孩子在返璞归真的教育环境中,更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段话摘自该校一位家长的随笔,这位家长道出了教育应该有的模样。“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更多家长找回了教育的初心,与学校更好地携手同行。
该校的“双减”工作举措,先后被《新华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宣传报道,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近年来,该校各项工作捷报频传,硕果盈枝,先后获评中央电教馆突出贡献单位、工信部STEM教育示范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第二批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等,连续12年获评苏州高新区学校综合评估一等奖,受到高新区区委区政府的表彰奖励。“双减”工作实施以来,该校累计收到家长的锦旗113面,感谢信9封。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将继续努力,为高新区教育、苏州教育、江苏教育实现新的跨越贡献实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