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命的美好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享受生命的美好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 刘延球 山其松

图为该校初中部教师参加读书分享会

山东省龙口市南山双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现有师生5000余人,在新教育实验春风的吹拂下,学校开展“十大行动”,努力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今,南山双语学校已经成为当地家长、学子向往的“巴学园”。

自2020年始,学校把“师生共写随笔”作为重点实验项目深耕。两年的师生共写时间不算长,但它如种子初萌,生动而有活力;又如奇花初胎,烂漫而有张力,给全校师生的生命状态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工作随笔,

记录教育教学的感悟

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学副校长牵头的教师随笔撰写指导小组,对全校教师进行随笔写作规划。领导干部要撰写工作日记,提升管理水平;班主任侧重于教育随笔,记录班级工作中的点滴收获;学科教师侧重于教学反思,着力提升教学质量;青年教师侧重于读书随笔,通过阅读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骨干教师撰写听课随笔,重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师撰写必读书目的读后感悟,与学生共读共写共同提高……不同角色的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选题,在日常工作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录,为撰写随笔积累素材。

为了让这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学校采取了3条措施: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写随笔;二是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三是优秀教师带头引路。在榜样引领、政策激励下,教师逐渐迈开了撰写随笔的步伐,在一路前行中收获芬芳。

食堂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学生就餐时声音太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校管理层。当政教主任把这一管理难点用随笔写出来后,教师们积极出谋划策,有的班主任还把这篇随笔在班级内公开,学生得知后产生深刻共鸣,就餐声音大的问题有了明显的好转。

就这样,随手一写的工作随笔,解决了工作中的大问题。发生在领导教师之间的管理矛盾,通过随笔可以得到沟通和理解;教研组内发生的感人事迹,通过随笔在全校得以传扬;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悟,通过随笔让教师得到了专业素养上的深刻认识和提升。

每个月学校都会对随笔进行整理登记存档,精选优秀随笔印刷成册,在全体教师中传阅,并把优秀的随笔积极向外推荐发表。我校教师的随笔陆续在各级报刊刊登,老师们撰写随笔的积极性又一次得到了激发,进而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生活日记,

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学生的随笔怎么写呢?我们参照新教育“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鼓励学生撰写生活日记。用日记记录一天的生活,总结一天的收获,反思一天的不足,规划次日的计划,擦亮每一个日子。

一开始,孩子们的生活日记像流水账、检讨书、决心书……可就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书写中,生命的光彩得以绽放,清脆的拔节声在日记中回响。

随着实验的推进,师生们创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日记形式。针对中学生学业繁忙的特点,初中部开展了周记写作;针对低年级小学生书写能力弱的情况,鼓励他们撰写绘画日记、拼音日记、亲子日记;有的班级有循环日记,每天一人记录班级的生活……

假期,更是孩子们撰写日记、放飞自我的好机会。乡下劳动、城市观光、景区旅游、家庭琐事……都成为孩子们日记的好素材。五年级的梁同学在小区里捡到一只流浪猫,她撰写了《我想帮它找到家》系列随笔。从一篇篇随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关爱。系列随笔被家长配上图片,每天发在班级群和朋友圈里,一时成为师生们每天的阅读期待。

读书体会,

体味经典阅读的魅力

每学期末,我们都把下一学期的必读书目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中开始阅读,边读边做读书笔记,采取摘抄重点文段、整理情节提纲、归纳故事梗概、画思维导图等形式,对书本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开学之后,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精读细读,围绕主题撰写读书体会,召开读书会进行互相交流,如此反复。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语文学科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举行读书演讲比赛。孩子们把自己的读书体会配以精美的课件,在班级、级部层层选拔展示。最终的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读书、演讲、比赛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经典、对话经典、穿越经典,直至超越经典。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的读书征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2021年,我校被批准为“烟台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同题共写,

撞击生命智慧的火花

我校的师生共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班级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写班级日记。教师和学生从各自的视角,记录班级生活,评议班级事件,展开对话交流。一个成人和一群孩子从彼此的日记中互相启发,互相观照,互相促进,实现一个成熟的师者与一群纯真的孩子之间的彼此吸引。

二是在经典阅读中师生共写读书体会。同一本经典,教师的体悟与学生的体悟是不一样的。师生在共写中,互相探讨对人物、事件的不同看法,从而对亲情、友情抒发着各自的思考,彼此映照,给阅读以引领,给生命以启迪,给读书带来新的乐趣。

实践证明,这样的“师生共写”真正描绘了师生共同生活的精彩,开启了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达到心灵与心灵的共鸣,实现智慧与智慧的撞击。一群优秀的教师和一群可爱的孩子,在共写中享受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