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学生“玩转”纺纱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通大学学生“玩转”纺纱

■本报通讯员 范苏 詹梓榆

有一种新型纱线,不仅具有棉布般柔软、透气的性能,还能像盔甲一样抗切割、耐腐蚀。这种纱线出自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学生之手——由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王林海、徐柠浩、汪领先组成的团队,巧妙地将两种“凯夫拉”纤维材料单独成纱并线,制作出“双色凯夫拉耐切割耐高温防护用AB纱”,并一举夺得了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特等奖。

“警察在出警时负伤,环卫工人被垃圾刺伤……这些因防护用具保护强度不足造成的事故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谈起团队设计AB纱初衷,汪领先解释道,早期防护材料主要由金属或金属与纤维的混合物制成,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但过于笨重;如今市面上常用的普通纱线又通常仅具有单一的保暖或防刺功能,无法满足多样的防护需求,“设计一款新型防护用纱,以满足各行各业对防护用品的多样需求,成为我们的心愿”。

从2021年初开始,团队成员从传统的软质材料入手,尝试以高性能纤维在二维织物组织上多层叠加,形成软质防护材料,但结果不尽如人意。“经过多层叠加过后的材料十分厚重,透气性、运动灵活性较差。”王林海叹息道,花费了8个月,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面料小样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但这支团队没有放弃,他们观察到鳄鱼、蜥蜴等动物表皮覆盖着坚硬的鳞片,可以灵活运动,又能极好地防御天敌。“在防护材料上添加一些类似于鳞片的材料,以此提升防护用具的性能,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徐柠浩介绍说,但由于原材料等条件限制,他们还是放弃了。

随后,在指导教师、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郭滢的引导下,3人选定了芳纶1414作为作品原材料。芳纶1414俗称“凯夫拉”,是一款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的复合纤维,广泛应用于军事防护、建筑板材、汽车零件等。但“凯夫拉”短纤维纺纱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行初步开松,随后加入合适的抗静电剂,放置48小时,让油剂充分、均匀渗透,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整个纺纱过程中的工艺调整、温室控制比较复杂,需要多次修改。但同学们团结协作,表现出了较高的行动力与洞察力。”郭滢说。

为了增加织物的美观度,队员们还分别选择了黑、黄两种颜色的“凯夫拉”,并巧妙采用两种纤维单独成纱的纺纱方法,制出AB纱。“AB纱是根据其性能特点命名的,黑色的纱线就像是盾牌,寓意防护;黄色的纱线象征火焰,意为抗燃。”徐柠浩说。

AB纱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企业的青睐,有些企业将其与不锈钢钢丝、PE长丝等材料进行功能复合,获得的混合型材料可用于生产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不同于一般纺纱材料的普通性能,AB纱更加耐高温、耐切割,断裂强度较好,实现了性能、外观的双重创新。”全国大学生纱线设计大赛专家评委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