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利用分析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利用分析

■靖江市外国语龙馨园学校 倪晓燕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程度会对其后续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时就需要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对互联网技术给予科学合理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对课堂知识内容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积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教学事例加以正确判断,从而有效促进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

通过网络丰富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互联网,据笔者观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已经会使用互联网。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平台,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生情学情,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知识平台,将一些法律文章上传至这一平台,并将课堂重点整理成微课课件,同步上传,要求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观看文章、微课课件,完成课前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发展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注意力观看微课内容,并适当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行为规范的养成”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刚刚步入小学阶段,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角色,也不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小学生行为准则。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总结本单元的相关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良好行为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图片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反思这些行为的不当之处,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认识。

利用网络挖掘

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

网络教学既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见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然而小学生并不具备完整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体系,对互联网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常常难以分辨和判断。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和相关设备来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我国公民的价值观》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结合互联网时代下衍生的教学信息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在直观、形象的内容的影响下集中思维,积极配合教师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在思考和分享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对某一类事物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进而有效促进他们理性思维能力的成长。教师在选取信息资源时,应当注意保证这些资源内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量结合当下新闻热点或者社会典型事件,将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借助网络开展

道德与法治教学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对一些道德与法治基本原则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中国梦,我们的梦》相关章节的过程中,由于“中国梦”这个主题较为宏大,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游戏的方式,结合互联网技术来展开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提前收集相关视频短片,使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或者图片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和“中国梦”紧密相关的事件,从而让学生在导入环节就对学习主题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演讲、小品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将自己的梦想展示出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课下,利用网络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如通过抢答游戏、小组对决等方式,提升课堂活跃度和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是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欠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借助互联网信息和技术,给予学生丰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法律知识的认识,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