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打造最适合的“雨花好作业”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南京市雨花台区深入推进区域作业设计与管理,以调查研究、实践行动、范式创新——

为学生打造最适合的“雨花好作业”

■本报见习记者 杨潇

什么样的作业才是“好作业”?前段时间,南京市各校在疫情期间启动线上教学,作为该市雨花台区的“雨花好作业”基地校,金陵华兴实验学校小学部在校本作业《兴思学程笔记》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线上教学配套使用的《兴思学程居家学习笔记单》,有效解决了孩子们线上学习缺少教师跟踪引导的问题,及时把控了学习质量。“有了居家学习笔记单的陪伴,就像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一样,线上学习更有收获。”该校三年级学生邵建栋告诉记者。

“双减”背景下,南京市雨花台区深入推进区域作业设计与管理工作,积极开展“雨花好作业”研究与实践,努力为学生设计出“最适合的作业”,让作业融入课堂、融入生活,成为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催化剂”。

什么是“雨花好作业”?

“‘双减’背景下,作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如何设计高质量作业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张红校长介绍说,去年9月,该区与高校合作,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展《好作业设计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105份,其中小学教师1466份,初中教师639份。

“我们发现,当前部分教师对于作业功能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张红告诉记者,问卷显示,60%以上的教师布置的作业来自“一教一辅”的规定动作;75%以上的教师仍然仅采用纸笔练习的传统模式。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该区全面开展实地调研,发掘教师的亮点做法和学校的特色管理,梳理全区经验,形成调查报告。同时,该区还增加了关于作业设计、布置与批阅反馈等方面的要求,形成新的教学视导工作方案,并进行主题化教研。近一年来,全区共组织教培活动192场,其中“作业设计”主题教研72场。通过一系列自上而下的调查和自下而上的实践,“雨花好作业”应运而生。

“‘雨花好作业’并不抽象。”雨花台区教育局局长盛云生告诉记者,它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核心追求,以“育人为本、适切为先、进阶为要”为基本内涵,以“作业让成长可见”为愿景,最终成为“最适合的作业”。在这样的作业设计模式下,不少学校进行了有益尝试。软件谷小学利用本校的“高科技”特色,设计“学科+E”作业模式,将作业重点聚焦学科核心知识;板桥中学将作业任务分解,让班上学习力最薄弱的孩子十人一组组成“族群”,“族长”管理“族人”的作业,定制完成目标,强化“适切为先”;金陵中学岱山分校语文学科设计了各类文化实践类作业,如社会主题文化调查、街头语言文字勘误等,突出“进阶为要”。“以学生的真实情况为起点,拓展作业深度与广度,‘雨花好作业’帮助学生从‘知识识记’走向‘知识迁移’,从‘纸笔练习’走向‘综合实践’,从‘知识巩固’走向‘生命体验’。”盛云生说。

如何设计“雨花好作业”?

如何让每位教师都有设计出“雨花好作业”的能力?面对这一难题,该区出台《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以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现场教研等形式,推动全区作业变革。

以颇受大家关注的数学学科为例,全区初中数学学科开展了基于“雨花好作业”项目的教培深研行动。教研行动分为四个阶段:围绕作业设计目标、“精炼”作业典型案例、拓展作业设计层次、关注多元评价。在最为关键的第三阶段,教师们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推进作业分层,采用“6+3+x”模型,即6道基本题,3道中档题、1道不同层级的挑战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进阶的情感体验。“四个阶段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共同形成了契合课标要求、贴合课时内容、符合学生学情、融合分层设计的数学作业形式。”该区中学数学教研员郭源源说。

与此同时,雨花台区积极推进“设计能力提升”行动,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科主题教研、作业设计展评、“雨花好作业”经验分享等活动。一次次活动,在不经意间提升了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也改变了他们看待作业的态度。老师们不断探索尝试,将作业设计融入特色教学,有效丰富了“雨花好作业”的内涵。

小行小学推进学科融合和项目化学习,该校数学教师徐娴开展“数学作业精细化管理”,有针对性地设计补偿性作业,形成了布置、完成、批改、反馈、再巩固的完整的作业闭环。雨花实小善水湾分校英语教师姜静开发“思创类作业”,以单元主题为主线,设计英语与美术相结合的“画与写”作业,增加学生对单词的感知与记忆,实现灵活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雨花台区还通过管理能力提升行动,组织指向学校管理者的专题研训,以“雨花好作业”管理者沙龙、作业管理主题开放等形式,健全作业设计保障机制,形成校本化作业改革管理体系,为“雨花好作业”的“遍地开花”提供了制度保障。

“雨花好作业”成效如何?

在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和范式创新下,如今的雨花台区各校已初步形成了颇具亮点的“雨花好作业”新样态。

在雨花外国语小学,给小树制作“身份证”的项目化作业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孩子们根据树木的不同科属、名称等信息制成二维码和数字编码身份证,让每棵小树都有了专属“身份证”。“‘好作业’不仅仅停留在本子上、教室内,更要打破边界,把学生引向更为丰富的生活场景中,实现学习内驱力的激发以及综合思维的拓展。”该校副校长高玲说。

雨花台中学将个性化作业融入语文作文中,独创“星级”作文。教师们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设置微写作情境,鼓励学生自选“星级”进行写作。比如,在《为“宁”写诗》的微写作中,一星级任务引导学生在仿写的基础上完成诗歌创作,二星级任务需要学生创作一首两节小诗,三星级任务在创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感情地朗读。

“雨花好作业”注重多元评价。各校基于大数据平台,通过设计具有差异化特征的评价标准,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雨花开发区实验小学设计了“K星之旅个性化学习评价系统”,教师通过平台发布个性化和实践性作业,学生自由选择作业,并将完成过程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发布。教师则根据学生提交的过程性资料,对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作业态度、创新探索、能力提升等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并授予不同的“K星奖章”和星值,最终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成长档案。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探索,全区各校基于作业的不同功能精心设计了诊断性作业、巩固性作业、迁移性作业等,丰富了作业的内涵与外延。”盛云生表示,下一步,雨花台区将加强作业管理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形成全区作业管理“一盘棋”,整体促进减负增效,不断丰富“雨花好作业”的外延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