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高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徐璐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学生健康成长中肩负着神圣使命。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江南大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在推进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校突出辅导员工作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遵循“科学化管理、专业化培养、高水平发展”的建设思路,把握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关键环节,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江南大学特色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体系,开创了更加扎实有效、生动活泼、蓬勃发展的学生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守正创新强供给,切实提高组织保障力

加强规划设计。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调研与专题汇报,定期研判队伍建设工作情况。修订、出台《江南大学辅导员工作条例》《江南大学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建设规划》《江南大学优秀辅导员评选办法》《江南大学兼职辅导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辅导员队伍的职责定位、培养发展、管理考核进行科学规划,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选强配齐队伍。学校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要求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搭建“专职+兼职”“教师+研究生”的辅导员队伍结构,每年公开选聘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充实辅导员队伍。同时抓好兼职辅导员队伍选聘工作,每年从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和优秀在读研究生党员中选拔聘任兼职辅导员。

落实双线晋升。学校辅导员可以同时聘任专业技术岗和管理岗,就高享受待遇,发放辅导员岗位津贴。

优化职称评定。学校在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的基础上力破“五唯”,突出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把优秀网络作品、思政类教学成果和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成绩等列为职称评定条件,拓展辅导员职称晋升通道。

高位推进增实效,不断夯实发展支撑力

夯实培训体系。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培训,新任辅导员上岗前参加不少于40个学时的岗前培训,每位辅导员每年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校级培训,每3年参加一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结合学生成长周期,以工作实际需求为导向,分年级、分专题构建入职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三级培训体系,以及融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体系;组织校外挂职和交流,选拔优秀辅导员到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国家重点单位挂职锻炼,组织辅导员赴兄弟高校交流学习,进行经验交流,提升工作能力。

拓宽培养平台。学校通过“一赛一论坛”(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和辅导员论坛)、“两微平台”(辅导员“微思享”和辅导员“微课堂”)、“一室一计划”(辅导员工作室和辅导员“领雁计划”)等,体系化设计,常态化推进辅导员培养工作,以理论讲授、讨论交流、体验参与、案例模拟等形式,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强化研究能力。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发布研究课题,有指导、有渠道、有梯队地组织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促进辅导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开展换岗交流。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安排专职辅导员轮换岗位、挂职锻炼,推动辅导员积累新经验、开拓新视野,不断激发从事学生工作的内生动力。

典型激励促提升,持续增强示范引领力

落实精准育人要求。学校聚焦辅导员九大岗位职责,聚合辅导员工作经验,编制《江南大学辅导员工作指导手册》和专项实务手册,根据实际工作动态调整辅导员工作精细化要求,落实辅导员工作台账制度,以点带面传帮带,不定期在一定范围内研讨推广优秀工作经验。

着力培育骨干。学校确立互动、创新、共享的发展理念,鼓励辅导员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和兴趣爱好,开展“组团式”研究,建设基于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育人共同体,探索开展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品牌教育活动,培育建设“宝哥说”、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少数民族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15个辅导员工作室。学校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5年来,学校申获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2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1人获评“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获评“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5人在省级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奖,2人获“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2人通过高校思政工作骨干专项计划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

(作者任职于江南大学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