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时代,家长何为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双减”时代,家长何为

——来自3个家庭的样本观察

■本报记者 王丽 见习记者 汤文清

“双减”政策落地9个月,《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4个月,几乎所有参与过学科辅导的中国家庭都面临着教育生态的显著改变。日前,记者采访我省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家庭的学生家长,并与多位教育人士和专家连线,了解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转变以及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透过不同的家教叙事,我们试图探寻“双减”之下家长们的变化和收获、迷茫和期待。

重塑“价值观”,

改变心态更改变理念

童飞(化名)在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女儿是秦淮区一所公办初中初三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女儿英语基础比较薄弱,他给孩子报了一家知名培训机构的线上英语辅导班。2021年秋学期,他本打算再给孩子在该机构报个物理辅导班,但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培训机构的英语班和物理班都停了。“停了也好,我们家长和孩子不用再为上培训班的事而烦恼了,焦虑情绪能得到一定缓解。”童飞坦言,不过因为面临中考的压力,心里的弦还是绷得很紧。

沈娟是苏州市吴江区一所四星级高中高二女生的妈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有着比较清晰的教育理解和认知。不过,面对孩子阶段性的学业起伏,她觉得自己“需要调节情绪”,希望能看到更多有启发性的文章,更新理念和方法。

童飞的释然、沈娟的期待,折射了“双减”落地后部分家长的心态。其中,有“反内卷”的释放,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担忧,也有给予孩子更多健康成长空间的反思。

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博士认为,“双减”推进至今,全社会需要进行一次教育观念的新启蒙,反思教育目标,落实因材施教,平衡成人与成才,从而让教育理性回归,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短视化、功利性和内卷化问题。

“家庭教育转型升级首先是理念升级。”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冯长宏表示,家长要想清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是功利的目标,如成绩、排名,还是关于人的成长的终极目标,如健康自信、积极乐观、充满生命力。“不能只做‘半程’教育,而要做‘全程’教育,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不久前,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面向4000名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问卷调查,为提升教育认知“摸清底数”。该校校长许卫兵认为,“双减”政策实施后,教育的“底层逻辑”将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学校教育回归本位,从“育分”走向“育人”;而对家庭教育来说,父母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在根部浇水”的价值取向。

何为“在根部浇水”?“家长要从分数这个重心跳出来,转而关注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关注孩子有没有独立完整的人格,关注孩子有没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这些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坚实根基。”许卫兵表示,作为父母,要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自主学习,不能仅仅依靠碎片文字。为此,学校将邀请专家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举办各类讲座和家长课堂,推动学生家长与时俱进、与子同行。

改造“方法论”,

付出金钱更付出时间

家住宿迁市宿城区三棵树乡的苏萍(化名)有一儿一女,女儿读初一,儿子读四年级。女儿热爱运动,在苏萍的支持下,小学时踢过两年足球。在苏萍看来,这段风雨无阻的训练经历,增强了女儿的体魄,更塑造了她自律的品质。相较于女儿,调皮贪玩的儿子则需要耐心沟通。“儿子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回家我再给他布置一点。一开始他不乐意,后来说好了,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后可以看一会儿动画片。”

苏萍“因孩施教”得到殷飞的认可。他表示,每个孩子和家庭都有其特殊性,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方案。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智力特征、优势与不足等有恰当判断,形成合理期待,尝试发现其学习特点、优势特长,并根据家庭实际鼓励孩子在优势智能上发挥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童飞赞同“合理的教育期待是孩子成长的动力”,认为自己不是“鸡娃”的家长,但对女儿的学习辅导“又不能不抓”。因此,更多寄希望于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同样,面对“孩子遇到难题如何解决?期待学校提供怎样的帮助?”提问,沈娟表示,高中阶段对女儿的学业基本“帮不上忙”,“希望学校可以安排一些时间,让孩子自主找疑、互助释疑或师长解疑”。

许卫兵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负责孩子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学习教育。课后服务让学校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而在孩子成长中,家长要付出更多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成人”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家庭。

无锡市南长实验学校校长王依群表示,在多元化社会,家长的价值取向和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就初中而言,有的家长认为“双减”减轻了家庭在教育方面的人力、财力的投入;有的家长则认为“双减”让自己的孩子“弯道超车”变得更难。在她看来,“双减”后家庭教育将发生“三个转变”:从偏重知识技能转向加强锻造品质;从才艺兴趣培养功利倾向转向审美愉悦发展,从以学业监督为主转向民主平等、共情交流。

童飞希望女儿能上一个好一点的高中。在他看来,当前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职校生的就业空间和社会待遇还有待提升。“希望能尽快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壁垒,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深造路径。”据悉,不久前我省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人士表示,最新“职教20条”提出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发展“立交桥”,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给孩子更多选择权。

升级“工具箱”:

共同成长与赋予权力

苏萍一度忧虑于两个孩子对手机的高度依赖,孩子尤其着迷短视频。对此,她和孩子们约法三章,每天10点前必须洗漱休息,周六周日才能碰手机。苏萍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玩手机。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自律性有所增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家庭教养观念和代际沟通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殷飞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物理空间隔离法、公共空间省察法、家长提醒帮助法等“三法”以及事先约定、维护尊严、耐心坚持、以礼相待、就事论事等“五原则”。

沈娟告诉记者,“双减”之后,自己对孩子的关注重心不再是具体的学科分数,而是孩子遇到学业困难时解决的方法、看待问题的态度、统筹兼顾的能力、心态调适的掌控等。她表示,陪伴不是严防死守,要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而在上海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副所长沈祖芸看来,好的陪伴就是两件事,“共同成长”与“赋予权力”。赋权就是帮助孩子打开自我系统,启动内动力,是一种体现尊重和信任的教养方式。

苏萍14岁的女儿雅然(化名)说,和父母“有商有量”才能让爸爸妈妈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需求。“比如,三年级时我自告奋勇报名踢足球,爸妈就很鼓励。”雅然透露,自己在前段时间喜欢上偶像团体里的一名成员,妈妈和她商量,如果学习进步了,就帮自己购买一些偶像的卡贴和周边。苏萍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反复叮咛、检查、监督”会让他们反感、抵触,而一旦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和期待,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

有“分寸感”的家校共建可以缓解焦虑。多位受访教育工作者表示,解决教育“脑体差异”“共同富裕”难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长期努力、共同治理、协同发力。殷飞认为,就当前家庭教育现状而言,一方面教育部门、学校、社区管理尚没有完全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缺乏对未成年人家庭监护人教育素养持续提升的课程和策略;另一方面,任职家长学校的教师多数并没有接受过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政府、学校和社区要在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上下功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