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论审思和实践探索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普通高中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论审思和实践探索

■朱焱

南京市第一中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践行“‘成全’人、成‘全人’、全‘成人’”的教育理念,突出科学教育特色品牌,着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育人质量。“十四五”时期,学校着重在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上积极探索,围绕多渠道选拔、突破常规培养、多元协同培育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研究。

育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的大语境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切实提高育人水平。2020年5月,教育部公布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育人”成为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自然也就构成了当下我们探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宏大语境。在这个语境之下,培养“人才”的重心在“人”,里面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立德为育人的根本;第二,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第三,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的关键词

近20年来,“拔尖创新人才”始终是国家战略层面关注的重点,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和举措在不断深化和聚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双一流”大学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教育部近期专门提出,以超常规格培养拔尖学生为重点,打造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新格局,并已经启动“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

“基础”越来越成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词。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对于普通高中而言,这个“基础”更多地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它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和细化,是对培养目标的整体描述,更是要通过基于学科本质的核心素养,建立起与课程、教材、教学内在的必然联系。

概念: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完整认识的出发点

完整认识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至少有四对概念范畴值得关注,包括公平与效率、系统与协同、育才与育人、选拔与选择。这里,笔者拟具体谈一谈系统与协同以及育才与育人。

系统与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效衔接的整体。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贯穿全学段,这也应该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实践中更为务实的做法是,我们至少应该在义务教育的初中阶段,开始一定形式的选拔和专门的早期集中培养。此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工作,还需要包括企业、科研机构、科协组织、科学家群体等协同发力,统整资源,发挥各自优势。

育才与育人。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讨论上,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识别选拔、提供资源、科学评价等层面,而忽略培养“人”的完整性。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一定不能是个别学校的认识和行动,而应该成为教育者的一种自觉认识。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但人才也是“冒”出来的,广袤教育大地上肥沃的土壤比精心打造的试验田更有利于培养出层出不穷的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一定不能过早地培养专才,不要过早地在具体的学科方向上定向定论,要看到人才成长的缓慢过程,看到培养过程中各种资源发挥的浸润作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早期一定不能只关注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更值得关注的是人格特征和内生动力,要在课程建构中强化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着力锻炼毅力,锻造责任,培植情怀,用知识课程和品德课程夯实育人的根基。

实践:整体推进课程与项目

首创“院士1课堂”。2021年5月,南京一中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项目——“院士1课堂”,这是在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和江苏省科协指导下开设的面向高中生的科学类校本课程,计划3年邀请100名院士到学校开设讲座,面向高中生传播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院士1课堂”是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有效融合的一次尝试和探索,目前已经开办了10期,数千人次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深度参与。它突破了传统的讲座形式,强调课程属性,突出“课堂”形态,回归育人本质,有规划和目标,有评价和反馈,成为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和品牌。

统整学科课程基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包括“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科学类课程,应发展学生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南京一中结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新形势,将常规课堂教学与课程基地深度融合,依托课程基地,加快面向理科类课程核心素养培育的学习空间建设。我们敞开教室大门,把课堂“搬进”课程基地;优化学习过程,将学习、操作、体验、探究融为一体;拓展科学视野,将科学发展前沿技术融合于课程中;打破课程边界,从单学科的课堂学习拓展到多学科融合的项目研究等,最大限度地拓展高中生科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资源空间和学习空间。

创办江苏少年工程院。2021年6月,南京一中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协、共青团江苏省委指导下,与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共建“江苏少年工程院”。这是我省唯一的省级青少年科技人才成长平台,是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育人平台,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高科技企业以及省内名校等各方优质资源,旨在共同探索青少年特长培养和创新潜质培育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向广大青少年大力弘扬工程师文化和工匠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发现和培养未来高端工程科技后备人才。2022年寒假期间,首批来自全省的30名“小院士”种子参加江苏少年工程院的冬令营活动,开启在江苏少年工程院为期3年(主要是寒暑假期间)的项目体验和学习。

开展“数学英才贯通培育”教育实验。2022年,在清华大学丘成桐先生的倡议和认可下,南京一中将与南京应用数学中心(由东南大学等联合发起设立)联合开展“数学英才贯通培育”教育实验,以探索特殊数学人才早期培养模式,打造“双高协同、双中贯通”的人才成长路径,推动中学育人方式变革。目前,此项实验正在顺利推进过程中。

新时代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和改革性的话题,南京一中在改革和创新中积极回应,在实践和发展中稳步应答,这是百年老校的历史担当,也是当代名校的使命追求。

(作者系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江苏省科协常委,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南京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兼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