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度课堂 师生共同成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打造深度课堂 师生共同成长

■杨帆

在探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的过程中,追求深度学习、打造深度课堂逐渐成为实践焦点。深度课堂,并不追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深,而是要求学生在全神贯注、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拓展、迁移,实现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的发展。它是相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三表课堂”(表面课堂、表层课堂、表演课堂)而言的,力图改革目前仍然大量存在的重讲授传递、重复记忆、表演作秀的低效教学方式。

注重知识建构的主动性。打造深度课堂的第一步是解决学习者想不想学的问题。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学习效率才会事半功倍。否则,教师总是逼着学生学,学生总是被驱动着学,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如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首先要通过生涯规划、目标制定等,激发学生的成长欲望,逐步培养学生课堂上的自控力。《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通过修炼内心,使自己变得安静、理性,就能培养专注力。其次,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将知识讲授方式转向问题呈现方式,对重难点的突破要搭建问题台阶,使学生学习由浅入深,学起来感到轻松有趣,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一听就懂,豁然开朗,而不是越听越不懂,越学越糊涂。教师要精心备课,创设情境化、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获得感;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合作、探究、展示、训练,通过激励表扬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喜欢上这门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主动投入、自主探究就会水到渠成。

强调内容学习的迁移性。深度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系列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即知识学习之后,不只是“记得”,不只是“知道”,不只是“懂了”,不仍然是外在于个人的一个系统,而是能够由此及彼,会一个通一类,使所学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融进其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并真正成为支撑个体成长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学习才真正产生了结果,具有了意义。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让学生从“知道”到“还知道”,从“还知道”到“能做到”,从“能做到”到“做得好”。

为了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我们就要努力让教学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如在学习了某个知识点之后,教师要通过类似的、相近的题型的训练,检验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迁移运用能力。如果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教师还要围绕这个知识点进行“微专题”训练,并将训练内容情境化、生活化、实践化。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深度融合,通过活动、体验等方式,促进学生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消化融通,更快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突出思维培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中,几乎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表述。在重视深度课堂打造的今天,思维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创造精神,对于促进学生反思探究、深入钻研,更是不可或缺。

培养批判性思维,就要改变课堂的提问方式,把“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这个段落的关键句是什么”等再现性提问,转变为“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推导过程合乎逻辑吗”“这些论据可信度高吗”等启发性、质疑性提问。要培养学生转换思维习惯,不能总围绕着老师转,围绕着答案转,而要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呈现自己的独立思考,勇于打破常规,跳出窠臼。要给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尤其是理、化、生等学科,不能将实验视频化,而要组织学生亲自动手,亲手实践。

重视结果呈现的生成性。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充分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备课时就某一个问题预设尽可能多的结果,以便课堂展开时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但是仅仅把预设的内容全部呈现,又是不够的,因为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前准备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课堂上总会有学生的表现超出老师的预料,这时“生成”就不可避免。可以说,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生成就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课堂因生成而摇曳多姿,更具趣味,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只要发现生成的内容是有价值的,就要把它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解决学生的疑惑点和兴趣点。这样的探究非常有价值,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必经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成既是在帮助学生成长,同样也是在帮助教师自己成长。

(作者系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