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于不断“回归”中擦亮生命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陈翠清
今年年尾,明年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生活是重复的还是回归的,取决于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和思考。
平淡的生活不乏鸡零狗碎。每日,迎着晨曦进校园,“日理万机”;踏着夕阳回家园,“马不停蹄”。但仍能捡拾起一颗颗“珍珠”,串成珍珠“项链”,装点我的人生。
英雄的旅程——“啃读”
“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是‘乌卡时代’的特征,然而,于不确定中寻求一丝确定,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比如经典书籍。随着时间流逝,有些经典会退出历史舞台,但经典本身确定,我相信‘啃读’的力量。”这是我在年会微演讲中所说的一段话。正是通过啃读,我一次又一次实现了自我的“回归”。
2021年,我选择了“教师阅读地图”“整本书阅读”“研发卓越课程”“听读绘说”和“教育写作”5门课程,且每门课程都被评为“优秀”。
在“教师阅读地图”的学习中,我找到了奠定我职业基础的书籍,学会了“知性阅读”的方法,并阅读了大量的书。我反复阅读,勾画、批注、查资料,逐字逐句理解,写了很多读书笔记,啃读的力量深入骨髓。理论必须运用于实践,实践必将照亮理论。这何尝不是一次理论到实践的回归?
我自幼酷爱读书,参加工作后,埋头钻研教育教学的“术”而荒废了读书这一爱好。通过“整本书阅读”课程,我读完了课程书单上的所有书目,如《女巫一定得死》《千面英雄》《希腊神话》《中国神话通论》等,并书写了10余万字的读书心得。我跟随书中主人公不断“穿越”,实现自我精神重塑的同时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洗礼。
在教育教学中遭遇困境时,提升自己,踏上阅读之旅,从此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不断与自身的惰性、浅薄、畏难情绪作斗争,最终得胜归来,造福学生,这何尝不是又一个回归?
选课遇到难题。“选什么课,看自己当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老师对我说。当前需要什么?研发英文绘本课程。于是,我选择了“研发卓越课程”和“听读绘说”课程。
“听读绘说”课程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第二次预习作业,我就经历了成绩的“滑铁卢”。不甘落后的我看直播回放、批注文本、写绘本导读……就这样,作业日渐优秀。过关作业得到了卢雪松老师的高度评价:“这篇设计体现出了绘本的包容性以及工具性。陈老师用自己扎实的学习和创新思维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展现出了绘本的魅力。”
“研发卓越课程”的教材中充斥着大量陌生概念,参读书目更是既多且繁。我购买了所有课程书目,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字字啃读,句句批注。“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是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讲师说。2021年9月25日,英文绘本课程在我的课堂正式落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能将所学用于课堂,是理解理论最好的方法。看着学生享受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莫大的幸福。
我们的学习,不能“纸上谈兵”,而要用于课堂,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这不也是一种回归吗?
向着明亮那方——参与共读
共读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是5点起床预习,8小时共读,晚上复习。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后,一个个概念被“擦亮”。我遇到了很多高人,不断树立自我镜像。“不要抱怨自己付出而得不到回报,得不到只是因为付出还不够。你有什么才能看到什么,你永远看不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我对自己说。
回家后,我对《教学勇气》进行梳理,写下了3万多字的笔记,得到了老师的回应:“在其他老师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的时候,陈老师能写出3万多字,对书籍进行梳理,这种精神值得赞许。”这句话对于我而言,是多么大的鼓舞啊!
正是通过共读,我抛去了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解,找到了迷失已久的自我,实现了我人生的又一次“回归”。
2021年的暑期也值得纪念。6月22日学生中考结束,我就进入了“充电期”,不断突破自我。去陕西榆林参加新网师线下高研班,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写侧记;自学“构筑理想课堂·英语”课程,打破原有认知,阅读学科根本书籍;参加常春藤线下《后现代课程观》和《打破自我的标签》的共读;自学“积极心理学”课程书目《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和《持续的幸福》,得到了心流体验;参加成都《非理性的人》共读,并读了《苏菲的世界》《哲学家在干什么》等哲学书籍,内心埋下了哲学的种子。
我不断思考,不断重塑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转变性的回归。
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解教学模式
为贯彻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主体主动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理念,我校践行“学思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即导学、导思、导练。对于导学在英语课堂的运用,我一直不甚理解。
我从源头上问自己:这一模式是在什么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读过《人是如何学习的》和《教育的目的》之后,通过不断思考,我终于想通了“导学”是什么——是怀特海“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节奏论中的“浪漫”阶段,也是认知心理学中提到的“前概念”,即在讲授新知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他之前对于这个知识背景的理解并引发学生兴趣和惊奇。
找到了理论方面的支撑,理解模式就相对容易了。只有理解了模式,才能运用模式。在过程中,要不断与书籍对话,与自我对话,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这又是回归啊!
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这一年,公婆父母安康,爱人儿女平常。故而,我能自在读书,做我喜欢的事;我能投身课改,尽我为师本分;我能勇猛精进,做网师优秀学员。当这一切成为日常的时候,岁月静好,如小溪潺潺,翻不起大浪,却难掩波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