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关系育人”:构建“育心”的三重境界
■陆霞
图为该校心理专职教师“祺祺姐姐”与学生在心理咨询室亲密交流
有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在“双减”背景下,“关系育人”理念成为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准则。在“关系育人”的视域下,我们从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师生和生生关系以及家校关系三个维度,探索“育心”的三重境界,发挥学校德育文化的熏陶与浸润作用,实现德育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内化,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校园里师生间、生生间、家校间以及儿童与环境间的“甜蜜”关系,建构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教育生态。
创设“软硬”心理环境,
构建生态“育心”机制
所谓“软硬”心理环境,是指“外在硬环境”与“精神软环境”,两种环境相互作用。“硬环境”是班级的物质建设,是“软环境”的物质体现,“软环境”是班级风气的建设,是“硬环境”的精神延伸。
“硬环境”——引领成长之路。“硬环境”主要指班级中对于儿童整体身心健康发展所能够产生实际作用和影响的事物,例如班级的特色文化布置等等。学校天佑校区以“美育”为主要教学特色,在教学环境设计中,为每个教室设计了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附带空间,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带班理念打造属于本班的特色小屋,如“心灵驿站”“谈心小屋”“艺术空间”等。这个小屋对于每个班的孩子来说,就像是一间神奇的屋子,这样的“硬环境”布置,能让孩子们爱上教室,爱上自己的学习环境。
另外,学校德育处还发动全校班级设计班徽,并把每个孩子设计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角角落落,作为班级的“硬环境”布置;而经过大家投票选定的班徽,学校统一制作成贴纸,用于班级奖励。这样班徽的意义就深入孩子们内心,同时,这样的“硬环境”布置,能够引领孩子们积极向上地成长。
“软环境”——塑造阳光少年。“软环境”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内在互相影响的关系,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良性的班级“软环境”一般表现出积极、正面、向上的特点,可以提供一种催人奋进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儿童心理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班级公约是我们打造“软环境”的重要手段,以正面引导为主,以“你可以……”“你能够……”等替代“不准……”“禁止……”,营造“春雨”般的班风,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开展“冷暖”心理班会,
拓宽“育心”渠道
所谓“冷暖”班会,就是通过两种不同“温度”的班会课,让学生无形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冷暖”心理班会解决班级里出现的突发事件。
“冷班会”——反思过去。班级里小伙伴发生了矛盾,教师在班会课上开展说说我的心里话、一封道歉信等活动,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化解矛盾。
“暖班会”——奔向未来。紧张的学习后,孩子们上课时难免会觉得疲劳,教师就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加油鼓劲,用热情洋溢的话语,鼓励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维系“远近”心理关系,
营造和谐“育心”氛围
教师在协调家校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与家长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不能居高临下以教育者自居的态度和家长进行沟通。
“远关系”——距离产生美。学校教师和学生有个约定——能不让家长操心的事情,就尽量不让家长介入。例如,学生在校犯了错,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会向家长“告状”,而是尽量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因为如果教师只知道频繁地找家长“训话”,只会让家校关系日益紧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小事不麻烦家长,大事注意沟通,家长就不会有厌烦的情绪。另一方面,学生如果有座位、饮食、身体等方面的个性需求,家长来沟通,教师一般也不作处理。教师会鼓励学生,有事自己来和老师沟通,合理要求只要学生亲口提出,教师一般都会满足。这样能让孩子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一定程度上避免家校发生矛盾。
“近关系”——合作创造可能。很多时候,教师和家长需要携手合作,才能创造出教育的更多可能。学校鼓励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让教师走出学校,进行有益的家校互动。
我们让家长成为班级管理的助力,给学生带去不同行业里丰富的知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线上沙龙和线下茶话会,成为颇受欢迎的活动,每次主题不同、对象不同,家长们与教师一起讨论“亲子关系”“课后辅导”等话题,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距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在现代社会儿童生活环境日益复杂化的情形下,我们相信,“关系育人”将在学校“育心”工作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作者系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天佑校区“云课堂”先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