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钱钟书的学问精神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领略钱钟书的学问精神

——读《钱钟书的学术人生》有感

■李钊

《钱钟书的学术人生》

王水照 著

中华书局

一代学术大师钱钟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被誉为“文化昆仑”。而对钱钟书毕生所贡献的学术成果的研究,国内已形成一门“钱学”。深入体悟钱钟书的学问世界,从书斋内外体会其思想品格,无疑能带来深刻的思想启迪。

《钱钟书的学术人生》的作者王水照与钱钟书相知相交38年,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对钱钟书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该书涉及钱钟书的生平经历、为人处世、学术研究以及对钱钟书手稿集的解读与探讨等领域,既有学术上的解读探讨,亦有作为朋友、学生的温情缅怀,呈现出了钱钟书真实的学问世界。

学者的学术造诣和精神品格是互相支持、相辅相成的,钱钟书的学术造诣毋庸置疑,其学问精神更是令人敬佩。有意思的是,在《记忆的碎片》一文中,王水照回忆,钱钟书生前一再“诚诚恳恳”地奉劝别人不要研究他:一是反对写他的传记;二是反对建立“钱学”或“钱学体系”。但深入钱钟书的学问世界,是传承和弘扬中国学术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化特征时无法回避的。

宋诗是钱钟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宋诗选注》和《宋诗纪事订补》是他的宋诗研究专著,集中展现了他关于宋诗研究的成就,而在《钱钟书手稿集》等著作中也散落着他对宋诗的思考。宋诗的研究较好呈现了钱钟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治学理念,他强调要“打通”古今中外、新旧雅俗,探讨普天下共有的“诗眼”“文心”。可以说,宋诗研究在“钱学”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王水照对宋代文学研究颇深,也对钱钟书十分推崇,但他解读钱钟书的宋代文学研究时,既非一味“仰视”,也不刻意“俯视”,而是怀有敬意和公允之心的“平视”。他从《宋诗选注》出版后的相关情况谈起,客观解读《正气歌》未入选《宋诗选注》的原因、“无名之辈”左纬入选和删落之因、钱钟书有无理论体系等具体问题,从多个侧面呈现出钱钟书“潜心积虑以求精微,随事体察以验会通,优游涵养以致自得”的治学态度与治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