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的育子深情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张謇的育子深情

■沈行恬

张謇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还是一位值得关注和令人敬佩的诗人。张謇现存诗作计1400余题2000余首 ,足见其诗作之多、诗兴之浓。在张謇数量众多、题材广泛的诗歌作品中,写给儿子张怡祖,或因教育儿子而写的共有27题31首。读者从这些情真意切的诗作中,足以体会张謇的爱子之心与育儿之方,蕴含其中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也让人多有启迪。

1913年2月,15岁的张怡祖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就学,但他一开始在青岛的求学并非一帆风顺。也许是水土不服,张怡祖到校不久就生了一场病。病愈后,他很快拍了一张照片寄回家以宽慰父母的牵念。张謇在1913年3月18日的日记中写诗《得怡儿病愈近像赋寄》记之:

自儿告偶病,宵旦常不怿。

见儿后书来,题封洒浓墨。

开缄目顿明,欢欣睹颜色。

黑映巾领齐,白处见肌泽。

讯云儿已愈,饭量复平昔。

寒止药亦停,寄像缓父臆。

又云一日假,六日课未息。

念儿远羁旅,喜儿晓自克。

父年十四时,旅学去亲侧。

既伤贫贱躯,行脚荷天职。

栖栖四十年,在家只如客。

每怀庭帏间,常痛屺岵陟。

儿今远求学,义亦留不得。

世乱况未瘥,非学何所殖。

将成礼义躯,须炼智勇魄。

掷儿人海中,兹去战冰蘖。

待儿学成归,为父语所历。

置像在行笥,愿见辄搜觌。

海岛多咸风,儿面得无黑。

诗中记述了得知儿子生病讯息的焦虑和收到儿子病愈后的书信、照片的喜悦,还以自己年轻时外出求学和多年来无法常伴父母亲人的情况与儿子交流。此诗共190字,写得意切情满,事明理深。

诗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告诉儿子,你如今去远方求学,按理就不可留在父母身边。现在时势动荡不止,不学有所成怎能生存发展?一定要由内到外养成礼义智勇的品行,投身社会之中经受实践的磨炼而葆有操守,等到学成归来,就能像父亲所说的那样经历了考验,具备了立身做事的本领。

1917年3月,张謇决定送儿子赴美游学,就读纽约大学。6月张怡祖成行。行前,张謇写诗再予勉励鞭策。临别之时,张謇似有千言万语,凝练为诗《怡儿游学美洲将行诗以策之》:

大道炳六籍,散捉区宇间。

未尝限中国,蛙井拘墟观。

道不在言语,知鲜行尤艰。

履之必有始,岂不在忧患。

儿生今二十,堕地覆载宽。

恒虞纨袴气,熏入毛发端。

便旋习应对,俯仰求为官。

儿志殊落落,耻为时诟讪。

知耻者生气,遂若春萌菅。

驾言适异域,求览方员还。

谁谓世味劣,正要行路难。

诗中饱含为父者对远行游学的儿子的牵记、担心、期待、勉励、鞭策……张謇希望儿子能懂得自立,不忘中华文化之根本,同时放眼世界开阔视野,不畏困苦,勤学笃行,经受磨炼,注意自省,言谨行端,大度磊落。

“父爱何殷殷兮诗语何谆谆,勖儿以远志兮律己以垂范”,这是笔者对张謇以诗教子的概括。通过以上析评,我们不难体会张謇教育儿子的良苦用心和独特方式,进而得到启发。张謇自云:“人有恒言曰‘诗言志’,謇则谓‘诗言事’,无事则诗几乎熄矣。”他写诗从来不尚虚言不作空谈,总是由事而感由心而发。其实,张謇的诗固然言其事,又岂非言其“志”?相信在一次次读张謇诗的时候,我们一定能读到一种忠实的精神,一份深挚的情愫和一颗高贵的灵魂。

如今的人们对于教育极为重视,笔者以为,张謇的“诗教”堪为我们借鉴。不是说非得作诗不可,而是提醒人们,作为父母须反躬自省:我们能否像张謇一样,慈爱之余又坚守严正?在教育孩子个人发展的同时,也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承担社会责任?须知:最好的家教都是从做好父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