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才强校建设——
中国矿大教师队伍建设的“问”与“答”
■本报记者 李大林 通讯员 刘尧 李秀
怎样提升人才对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支撑度?高校高端领军人才培养如何突破?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在哪些方面亟待改革完善?近期,中国矿业大学党委提出人才建设与培养“三问”。这是该校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人才强校建设的着力点,昭示了这所因煤而生、因矿而兴的高校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发展方向。
“作为能源资源特色行业龙头高校,我们始终站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站在为行业和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高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努力答好教师队伍建设的矿大‘答卷’。”中国矿大党委书记刘波说。
党建铸魂,
续写“井下教授”优良传统
从世界上首个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性试验系统开发,中国第一台采掘机器人投用,到围绕低品质煤提质、矿物高效筛分等项目集中攻关,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煤炭事业进步,中国矿大一代代知识分子与煤田人勠力奋斗。下矿井、钻巷道、打钻孔,直面问题;顶严寒、冒酷暑,常年驻矿,他们是煤田人心目中可爱的“井下教授”。
钱鸣高、周世宁、张东升、张吉雄、秦波涛……在矿大113年办学历程中,一代代“井下教授”接力上阵,学校师德师风有着良好传承。为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近年来,该校实施“信铸师魂”思想政治教育等5大工程,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引导教师厚植爱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
工科科研需要大量试验,不少教师常要到生产现场攻关,短则几天,长则几周甚至数月。2011年以前,中国矿大安全工程学院以系所为单位组建教师党支部。同一支部的党员分属不同科研团队,人员很难凑齐。“一位同志说,有一年科研攻关到了关键期,出差近200天。”该院公共安全与消防研究所第二党支部书记康建宏说。
2011年4月,经学校批准,该院从实际出发,探索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组建12个“教师+研究生”混合党支部。根据团队科研规律,对组织生活进行细化规范,如每月第一周周三召开党小组会,每月第一周周六开展全体党员学习,第二周周三召开支部委员会等。同时,创新“党建+合作”校企党支部共建制度,将组织生活搬到科研现场。坚持了11年后,该院党委不仅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名单,各支部党员在科研项目、校企协同等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连续三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列第一。
“每次看到煤矿环境的改善,我都真切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长期聚焦冲击地压研究的曹安业笑称自己是最新一代“井下教授”。这位“80后”博导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泡”在矿上。他领衔提出的“煤矿冲击矿压震动波CT预测原理与技术”等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冲击矿压智能综合检测预警平台广泛投入运用。
服务为本,
倾力搭建“人才大舞台”
近日,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揭晓,矿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巷/隧道干式过滤除尘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一等奖。该项目用科技突破煤矿粉尘污染治理难题,实现煤岩颗粒物年均减排10.5万吨,标志着我国煤矿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
项目组核心成员、中国矿大碳中和研究院副研究员、职业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世航介绍说,为高效解决粉尘危害,学校从全校遴选专家,组建职业健康研究院,形成“粉尘运移模拟—粉尘监测—粉尘防治—个体呼吸防护—尘肺筛查”一体化研究路径,并与徐州泉山区淮海科技城联合成立产业转化基地,项目成果在神华宁煤羊场湾煤矿等多个场所推广应用,现场除尘率逾95%。
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根据行业和区域需求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是矿大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守与追求。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状况,该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老中青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制师资发展模式,依托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或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营造政策和制度环境,带动人才培养。
为服务“双碳”目标实现,该校在2010年国内首个省部级CCUS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煤基CO2捕集与地质封存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主动与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建省碳中和联合研究中心,在煤基CO2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碳监测管理与交易等方面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陕西、河南等省100余个高瓦斯矿区有效治理。2019年—2021年,累计抽采瓦斯量达7.72亿方,减排煤矿瓦斯折合近1600万吨CO2当量。针对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实际,该校大力推进能源行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首创深井一体化绿色协同开采模式,建立世界首条低阶煤煤泥浮选提质示范生产线,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支撑了我国70%的深部煤炭资源开采。
2021年,中国矿大联合徐州市政府、徐工集团等设立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打破学校、政府和企业边界,推进资源、学科、人才聚集,开展前瞻性、创新性、交叉性科学研究,打造深地科学与工程领域国际一流的科创中心、引智基地与研发平台。“大舞台才能唱大戏。”该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冉进财说,“加上已成立的深圳研究院、能源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西部能源研究院等,我校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淮海经济区等国家重点区域都建立了科研平台,为教师开展科研创新、服务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导向为要,
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
领衔重大项目、主持重点课题,是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在中国矿大江苏省矿山智能采掘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遴选“10米直径竖井盾构机技术”课题长时,彭玉兴却主动让贤,推荐专家曹国华任课题长:“我的专业运输提升是竖井盾构机技术的一个分支,曹国华的研究方向更能统领全局,发挥更大价值。”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2013年成立以来,该中心着力打造以科学贡献、成果质量和社会价值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先后制订科研组织实施管理办法、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等13个原创管理制度,以及科研专项资助办法、高水平科研业绩奖励办法等4个绩效管理制度,以制度用人选人,以任务驱动创新。
技术创新离不开机制创新。为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中国矿大大胆探索,为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配置独立研究场地、配备固定管理团队、整合多渠道投入,在人事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向其倾斜。此举不仅在一定程度解决了高校科研普遍存在的“小、散、乱”等问题,也对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该校进一步修订高层次人才认定与薪酬激励政策,突出立德树人和服务国家战略等职责任务。健全二级单位奖励性年度综合绩效考评分配体系,将占比15%的师资队伍建设绩效单独切块、单独考核、单独核拨,考评等次为A档的单位按基本额度上浮10%,进一步实现人才发展与贡献匹配、收入和实绩挂钩。
“‘十四五’期间,我校将积极回应国家‘双碳’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学科专业调整,实现从‘煤’到‘碳’、从产业链前端向后端、从燃料向原料、从传统开发向综合治理的布局与跨越,力争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低碳社会转型中展现新担当。”中国矿大校长宋学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