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双减”时代学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通识教育:“双减”时代学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朱雪梅

“双减”政策自2021年7月落地以来,已经带来巨大反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颁布文件,制订具体的落实行动方案。如今,校外培训明显降温,学校的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有望切实减轻。

当然,“双减”的目的绝不是对学生作业与校外培训做简单的减法,而是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更良好的环境。

随着“双减”时代的到来,学校教育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不禁要问,“双减”之后,学校教育需要“增加”的应该是什么?

正在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从已经公开的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看,未来的课程标准有三大显著变化:一是课程目标从“三维”目标转向了核心素养目标;二是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三是在课程内容中增设跨学科主题,倡导项目式学习。这三点变化与“双减”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了培养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其中,第三点变化可谓未来基础教育的一场变革,它预示着未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传统的分科教育课程将会减少,而跨学科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将会显著增加。

通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知识融合、创生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将是未来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众所周知,如何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高等教育已经达成共识并积极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但是,基础教育界却并未引起对通识教育足够的重视,甚至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少有涉及。实际上,如果不从中小学起树立通识教育理念,不在中小学践行通识教育活动,那么大学的通识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是通识教育?我们如何应对通识教育的挑战?一般认为,通识教育也被称为博雅教育,其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意指能促进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应当包含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应该指向四个目标,即: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和辨别价值的能力。这对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服务社会能力、人格健全的公民,它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宽厚的文化素养与终身发展的能力。通识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与人生无限的可能性,鼓励学生带着丰富而强大的内心去拥抱这个世界,懂得自己的价值所在,以良好的自控力和勇气面对现实,迎接未来。这样的教育目的与“双减”的目标指向不谋而合。

从教育内容看,通识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它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相辅相成。知识、技能的跨学科融合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特征,这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受苏联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我国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分科课程为主,而通识教育的课程应该具有融合性。按照多元智能理论,自然、社会、人文科学中若干门专业,没有一门专业能够独立地完成促进人类心智成长的功能。实际上,我们已经认识到所有专业领域都应该是互相渗透和融合的,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耦合也是创新的源泉。当下部分中小学开设的博雅课程、STEAM实验课程等,就是很好的尝试。

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主渠道自然是开设通识课程。“双减”政策的实施将从两个方向促进通识课程的实施:一是课后服务的常态化,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跨学科通识课程;二是学科作业任务减少后,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跨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跨学科课程的项目式学习中。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前中小学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普及,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更是非常匮乏。因此,广大教师亟需转变育人理念,学习、掌握通识课程资源开发的路径,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其他学科的内容,强化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另外,引进优质的在线通识教育课程也是解决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利用优质在线素质类课程资源,是“双减”文件强调的一条举措。利用在线通识课程开展双师型混合式教学,不仅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也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

总之,在“双减”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校及师生能够从学科应试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在时间上为通识教育提供保障,在空间上为通识教育提供广阔的舞台,从而实现从应试教育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