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就业”激活一池春水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改革创新——

“智慧就业”激活一池春水

■本报记者 缪志聪

见习记者 汪舒蕾

近段时期以来,新一轮疫情打乱了学校的工作节奏,但在“云招聘、云指导、云帮扶、云签约”等系列“云就业”服务下,我省各高校的就业工作却从容不少。2021年年底,教育部公布100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江苏省教育厅“智慧就业江苏实践”案例成功入选。“1120”“招聘无忧”“百校联动”“就业创业在江苏”“苏企优才”等,一个个亮丽的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名片点亮了我省高校就业育人的品牌之路,成为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保就业”的“压舱石”和“定心丸”。

“江苏已基本建成‘一朵云、一张网、一个库’,并打造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个大平台’。”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苏春海介绍说,近年来,省教育厅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指标,全力落实就业创业政策,积极开展智慧就业实践,努力拓宽就业供求渠道。

搭建平台,智慧就业有精度

“在‘91job智慧就业’平台上,通过在线提交个人就业需求,马上就收到了系统智能推送给我的岗位信息,与我的求职意愿匹配度相当高。”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孔维群说。不同于线下找工作的“人挤人”,线上招聘只需要在平台上浏览几分钟,就能知道“伯乐”在哪。

如何在用人方和求职方之间架设一道更为畅通的桥梁?2001年,省教育厅开始探索一条利用互联网为用人单位和高校人才“牵线搭桥”的智慧就业之路,这也是我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开门”后的第一项业务。

“智慧就业的建设并非朝夕之功。”省招就中心主任胡建平介绍说,创立初期,该中心就立足就业市场信息化建设,于同年开通“江苏毕业生网上就业市场”,利用互联网发布宣传招聘信息;2005年,该中心自主研发“就业信息窗”首次联通中心网站和学校就业网,覆盖省内近90所高校,初步实现了招聘信息的互通共享;2006年12月,省教育厅联合省人事厅、省劳动厅共同成立“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简称“91job”),集岗位搜寻、数字化简历、视频面试、远程打印招聘会入场券和就业推荐表等功能于一体,为各高校、各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搭建了数字化招聘的基础。

2008年,“无纸化招聘系统”正式亮相。回忆起同年12月徐州师范大学“百校联动”苏北专场招聘会,省招就中心信息服务部副部长王华感触颇深,“当天近4万名毕业生申请了招聘会实名制入场券,不用再将沉甸甸的纸质简历一家一家投递至各个企业,只需轻轻一扫,求职信息就直接发往用人单位,并且清晰地分门别类,既环保又高效。”

随着“互联网+就业”的大趋势逐步形成,省招就中心于2014年通过建设“中心主站+校级子站”的网站群,实现了就业岗位信息的“省校通”“校校通”,彻底解决了省内高校之间“信息孤岛”问题。目前,智慧就业平台已覆盖全省167所高校及独立学院,累计注册大学生超过500万人,年发布招聘岗位需求超过220万个,年访问量超过8亿次。

“高校毕业生作为重要的就业群体,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我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超过66万人,同比增长10%。”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许正亚告诉记者,“在本届毕业生离校前,省教育厅将组织线上和线下‘百校联动就业活动’不少于2000场;同时,将毕业生就业纳入‘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

培训育人,就业创业指导有深度

2021年12月10日,“就业先锋行·就业创业在江苏”高校毕业生南通专场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党委书记董俊变身网络主播直播“带岗”,求职者云端“淘岗”,收获了一大波企业和求职者的点赞。

每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之日,省教育厅就开始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全网推送“江苏高校就业创业大家谈”“朋辈故事”等内容,系统讲解就业创业政策、精准推送就业岗位。

“我们不仅要培养大量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从大学生培养到就业创业指导的全程化、职业化服务体系,让高等教育更有价值。”许正亚说,截至2021年12月24日,该年度全省高校毕业生辅导员就业工作轮训全部完成。本次轮训自2021年5月开启,共举办27期培训班,实现了高校毕业班辅导员全覆盖。

如何指导、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自2011年始,省教育厅大力组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省大创园不同于其他创业园,特别注重教育功能,重在‘培训’。”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主任科员宋伟介绍说,园区每周一次的企业咨询、每月一次的创业青年沙龙、每季度一次的专题培训雷打不动,有序开展。

对创业的指导不止于此。“金种子”孵育项目是江苏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的品牌。2020年以来,省教育厅面向全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含毕业两年内的学生)征集创新创业项目384个,经过培训及评审,最终对其中50个项目授予“金种子”称号,并开展跟踪指导与孵化。据统计,“金种子”孵育项目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近300项,软件著作160余项,融资规模累计约1.5亿元。

“我们将继续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金种子’孵育项目,优化创新创业指导模式,充分发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创业指导、培训和孵化作用,推进获奖项目成长发展、落地见效,带动更多毕业生实现就业。”苏春海表示。

跟踪服务,信息反馈有效度

“谢谢学校的培养,不仅让我顺利就业,更为我在岗位上的成长奠定基础。”前不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届毕业生田震,收到了省招就中心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这样的问卷田震并不是第一次收到,早在毕业前,他就收到了该中心对母校的评价调查。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让数据多跑路, 毕业生少跑腿。”省招就中心评价服务部部长张泉说,目前与智慧就业系统配套建设的“91job”智慧就业大数据监测与预警分析平台,可实时监测招聘和求职动态,“与企业主保持对话,才能知道企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点;和学生对话,才能掌握最真实的就业情况。”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芸做了5年的学生就业招聘工作,她告诉记者,以往高校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一直停留在学校就业处层面,但综合院校专业众多,学校就业服务工作人员人数有限,很难做到对各行各业人才需求的精准服务,而调查报告则非常直观地将问题一一剖析,为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提供了导向。

“一旦有新的就业签约完成,我们的数据平台上就会实时更新这些信息,让学生的就业情况一目了然。”据许正亚介绍,目前,数据平台已成为省教育厅的“网红”打卡地,一屏览尽高校就业工作进展、招聘岗位供给、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及满意度等各项就业相关情况。

“虽然服务形式是‘空对空’,服务内容却是‘实打实’,通过省内上下共同努力,我们期待在这个特殊时期为毕业生送去春天的温暖。”苏春海表示,“依托智慧就业大数据,省教育厅将建立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扎实做好重点帮扶,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生尽快就业,并继续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