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循道 至善尽美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正心循道 至善尽美

——新时代学校治理之我见

■郭兆峰

进入新时代,学校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高要求,需要在治理理念与文化传承、课程与教学变革、教师队伍与专业发展以及家校共育与协同育人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以适切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建设高品质学校,促进每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校长在学校场域中承载着学校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价值使命,需要坚持正确的治校理念,遵循科学与人文的治校规律,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教师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学校走上高品质发展之路,形成和谐共育的教育共同体。笔者以为,新时代学校治理,行之有效的治理方略是秉持领导伦理,坚守教育初心,导正课程功能,推进家校共育。

秉持领导伦理,追求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的有机统一。新时代,学校教育改革日趋深入,更加注重公平与优质。校长在学校治理实践中应遵循正确的价值理念、人伦准则和相关规范。校长伦理,体现在德性伦理和制度伦理两个层面。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德性伦理实现校长领导的自我超越和价值实现;另一方面,我们借助制度伦理,达成制度规范与人的和谐统一。

德性伦理要求校长要以追求个人完善为目标,以个人的德性发展为重点,并通过告之个体如何成为有德性的人而使个体达到逐步完善。德性是校长必须具有的内在品质,有利于保证校长在学校治理和生活实践中追求真、善、美,实现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校长要在学校治理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内在的、稳定的善性品质。如践行“以理念治校和道德型领导”管理主张,把“革心、正心”作为治校育人、团队建设的首要内容,着力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并以此为保障,不断优化学校治理的生态环境。

制度伦理是制度中蕴含的伦理价值、道德原则和对制度的伦理评价。制度伦理具有规范道德内化、激励道德自觉的功能。制度伦理要求学校管理制度不以束缚人、控制人和压抑人为特征,而是要引导师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为此,学校要着力构建道德型领导的管理机制。道德型领导的内涵由三个相关的内容组成:第一,绘制共同发展愿景。校长和教师之间不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有共同的需要、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第二,尊重教师。校长要让教师理解决策的背景及意义,教师有对校长决策提出建议的自由,有权利做出明智的选择。第三,信守承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校长要对其所做出的承诺付诸实施。基于此,在学校治理实践中,校长应力求做到公正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能聚焦优势,发掘潜力,把握机遇,以合作的方式、分权的方式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工程化思维、项目化运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和谐发展。

坚守教育初心,形成教书与育人价值的内在统一。校长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着力建设“四有”好教师团队,引领师生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此来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一是要引导教师淬炼品格,涵养道德情操和教育信仰,在教学实践中怀乐教之心,辟能教之径,练会教之能,行善教之道,通过自己的示范与引领,让所处团队的师德境界持续提升,教育气氛日渐浓郁,教育生态得以优化。二是要引领教师重视发挥美育在学生全面、充分而有个性发展中的功能,以自己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学科美和社会关系美的感知、发现、体验和鉴赏,带动教师团队审美认知力、体验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提升,使每位教师的教学形象、生动、新颖、充满美的情感,增强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品格,达成止于至善、美人之美的境界,使师生进入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的境界。

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做学生成长引路人。如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践行正心循道、至善尽美的治校理念,引导教师坚定教育初心,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人是推动改革的关键,找寻学校的完美,其实不过是要从中找寻人性的完美。学校围绕“三全教育”(全面发展、全部成才、全体成功)目标,形成了精业敬业、静心钻研、潜心育人的团队气氛,积极主动实践“学—议—行”的教学与研究方法,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全员育人机制,关注学生志向养成与学生心理与意志发展,引导每名学生变得自主、自信、自律、自强。学生展现巨大的生命潜能,立志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陪伴学生成长中,焕发出新时代人民教师美好的人性光辉。

导正课程功能,达成升学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的全面提升。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并非仅仅是学生升学的工具。校长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应厘清课程功能让学生成为真实的人,有权利、有思想、有个性、有自由地发展。学校教育不能把追求世俗的成功作为目标,狭隘地强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违背学生作为生命体固有的成长规律。校长不能按照功利的标准去衡量学校的办学行为,把学生获得高分等同于学生全面发展,把学校升学率的提升等同于学校的全面进步,把学校规模扩大和数量增长也等同于事业发展,而忽视学生道德成长、人格健全与身心和谐发展等。忽视生命价值、漠视精神价值会导致教育的平庸化,如果学校任由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则是校长及其管理团队的失职,也是对家长、社会和民族的不负责。

学校的课程改革应寻求新高考和学生自主发展之间的平衡,重视高考而不唯高考。实践表明,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改革,对学生高考是起正向作用的。学校应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将国家课程统筹整合,校本化实施,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学校还应适当开发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实践性课程,教师由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成为学生成长的欣赏者、发现者和研究者;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情感体验与内化的主体,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教学相长,使关键能力得到培养,必备品格得到陶冶,价值观念得以确立。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充满自信,富有兴趣,能感受到学习与成长的内在联系,变厌学为愿学、好学,未来发展有了更多的渠道。

推进家校共育,优化各美其美的教育生态。校长应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家校合育是完整而优质的教育,没有学校支持的家庭教育和没有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双减”背景下,为解决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溺爱、过高要求、过分攀比和过度焦虑等问题,学校要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矫正不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引领社会树立科学育儿新观念——适性成长、因材施教、多元发展、人人成才,引领家长支持学校教育变革,相信学校教育的力量,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每个孩子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学校、社会合作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家校社共育有着一致的教育目标,即促进每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个性化发展,实现教师、孩子和父母的共同成长,让学校、家庭、社区的所有人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三方基于平等地位、伙伴关系,构建家校社共育体系,共同制定活动规则,搭建活动平台,明确活动边界,理念统一、决策公开,实现共同治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起成长。

(作者系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