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做有思想的教育者
■董裕华
于漪先生曾提出“老师们最缺失的不是教学的技能技巧,而是思想与批判性思维。”没有思想的教师,很难培育出有灵魂的学生。教育的思想,根植于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萌生于对教育教学现实问题的思考,得力于教育者的情怀担当和责任使命。
对“重新设计课堂”的再认识
“重新设计课堂”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并不是“课堂怎样重新设计”,而是“课堂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课堂为什么要重新设计”。
2017年3月,60岁的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赵新芳再次走上讲台,将同一课题用不同方法在不同学校上了3堂课。上完课后,他有感而发:“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只要你心中、眼中有学生,什么模式都行;只要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什么方式都行;只要你能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什么教材都行。”清华大学教授石中英曾忠告:“教育者不要再痴迷于制造新的概念,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解决真正的教育问题。教育者要静下心来办教育,不要急于用生搬硬造的概念来装饰自己尚未成熟的思想、经验或实践模式。”成尚荣先生在《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中指出“有效教学”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以“有效”代替价值,而“有效”并非价值形态的全部;二是以“有用”代替“有效”,又以“有效”代替价值;三是重视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
有效课堂的“效”到底指什么,或者指向什么,带着什么目的设计课堂,这些问题其实很重要。推而广之,教育教学改革如是,所有的改革最终都要回到原点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探索
2004年,海安高级中学开发了教师网上办公系统。有班主任建议在系统内增设一个记载学生日常表现的栏目,既便于教师及时综合评判学生的发展状况,也便于文理分科后新班主任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过去的情况,我们将这个栏目称为“学生成长记录”。
该举措曾得到教育部基教司领导专家的肯定,学校由此尝试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研究。通过走访调研和文献研究,学校对全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先进地区的经验进行了认真梳理,发现纸质档案袋评价存在三个共性问题:一是要想真正把综合素质评价做到位,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材料无法监督也无人监督,可信度难以保证;三是量化评价易操作,但也容易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单化、表面化,偏离育人初衷。学校开发的“学生成长记录平台”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希望通过现代技术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便捷,改变教师被动完成任务的局面,将教师原来的任务分解转化,让平台真正成为教师的帮手;二是真实,增加透明度,平台上所有可以公开的内容每个用户都能看到,让监督落到实处;三是普适,平台只给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为评价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提供“最大公约数”,让“谁使用谁评价”的原则得以实现。与时俱进,学校又开发了“学生成长记录手机App”,既可以即时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有意义的经历,又方便教师随时查看、审阅学生的成长档案。
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不要“功利”,而是将“功利”定位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不应只满足于为高校招生服务,高校招生也是为了促进人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初心和使命都是育人。
对“教学轻负高质”的长久情
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我就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减轻不必要负担”上下功夫,力求用尽可能的“少”带来尽可能的“好”。我采用“六分制”作业批改法,连续5次得5分就加1分给6分,得到5次6分的和学期总积分排名前10名的都有相应的奖励。实践发现,这个简单的变化,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业的规范度和正确率也明显提高。
200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邀我写一本介绍海安高级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经验的书稿,我用5年时间认真分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编著完成了《减负增效学数学》。2013年,“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训会上,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团长王笑君说:“到了这个层面的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怎样“憋出”教学思想主张呢?正当一筹莫展时,我猛然看到《减负增效学数学》,便灵机一动想到4个字——精实数学。“减负”就是“求精”,“增效”就是“求实”,“精实数学”教学与“减负增效学数学”一脉相承。减负增效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效,而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校的发展品质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精实数学”更应定位在教学的“轻负高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学。
教育事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课堂设计”“学生评价”“学科教学”等理念仍在更新迭代。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教师不应仅停留在读他人之“书”,更应读自我之“书”,保持宁静的心态、求实的作风、敬业的精神,既善于发现教育教学的真问题,又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径,才能真正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
(作者系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