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课堂教学的自我历练与风格形成
■魏光明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育改革成效的落脚点。特别是在当下,“双减”最终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不把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延伸到课后,不把提高学业水平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家庭作业和考试操练上。
历练课堂教学,
从模仿、借鉴到创新
课堂教学历练的过程好比书法练习的过程。新手教师通常从模仿开始,应首先立足于学生学情,从教学用书或者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揣摩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寻找思路和灵感。其次,在模仿名师的优质课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确认实施路径,这一过程好比书法练习中的“描红”。一段时间之后,新手教师应在模仿中体悟名师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汇总名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的技巧和要领,这一过程好比是书法练习中的“临帖”。对于新手教师而言,无论是“描红”还是“临帖”,都可以使其尽快“入格”。
随着课堂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新手教师逐步成长为成熟教师,可以不再完全照搬教学用书或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是合理借鉴,有所取舍。成熟教师会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调整,根据所面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优化,且越来越多地加入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在不断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中形成有效的教学技能,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这一过程好比是书法练习中的“定格”阶段,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反复打磨。
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课堂教学驾轻就熟之后,多数教师便会在内心滋生出一种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在出色地完成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发掘自己的优势,追寻教育的规律,叩问学科的本质,把脉学生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教学艺术,走出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这一过程好比是书法练习中的“创格”阶段,需要教师主动走出教学舒适区,由尝试“出格”、不断“变格”走向教学创新。
提升教学能力,
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
纵观名师成长的历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有路可循的,其中,扎实练好课堂教学基本功就是一条可以加快专业发展的道路。
锤炼教学基本功最常用、最有效的策略是反复经历磨课的过程,包括备课、说课、上课、议课、写课这5个步骤。教师要“一课多备”,比如,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只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完成“1.0版”教学设计;借鉴现有的教学资料,通过调整和完善,形成“2.0版”教学设计;课后根据课堂实际实施情况去调整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策略,形成“3.0版”教学设计。要“一课多改”,比如,依靠自己的力量,反复打磨、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借助团队的力量,打磨、优化已有的教学设计;倾听教研员、名优教师的建议,进一步打磨、调整先前的教学设计。还要“一课多上”,比如,邀请同一个年级的教师,采用同一个教学设计来上课,进行同课同构;邀请不同年级、不同学校或者不同学科的教师,聚焦同一主题,独立设计教学方案,进行同课异构;自己独立思考,整体审视和综合分析不同学段、不同领域中同一类型或相似度较高的教学内容,进行类课同构。
说课、议课和写课这三个步骤是不能忽略的,否则会导致磨课的过程不能形成闭环,进而降低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速度,消解相当部分的努力。教师应坚持一人有声说课,也就是模拟上课,从中反复锤炼语言,精心设计板书,用心揣摩细节,为每一节课堂教学进行“彩排”;同时经常参与备课组、教研组甚至更大范围的评课、议课活动,倾听教育同行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提出的改进建议,为当下的课堂教学把脉;并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反思,将日常教学中的精彩瞬间、典型错误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为开展教学研究和改进后续教学积累珍贵的原始素材。
形成教学风格,
打造课堂“风景线”
教学风格是教育艺术走向成熟的外显标志,具有鲜明教学风格的教师往往拥有独特的教学魅力,其课堂具有强大的教学磁场。
一个教师要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要明晰教学风格的类型和特征,从而明确自我的风格倾向。比如,理智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论证严密,善于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自然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讲课亲切自然,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情感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讲课情绪饱满,扣人心弦,善于共情,能带给学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幽默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长期积累、反复锤炼、追求卓越的结果。一个教师要形成教学风格,第一步通常是学习模仿,从教学现场、教学专著和网络资源中学习、模仿名家名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第二步是分析选择,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个性特长、思维倾向、表达风格、生理条件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第三步是定向实践,对自己选择的教学风格进行深度解读,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初步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朝着这一方向持续努力;第四步是自我创新,在反复实践、举一反三、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
教师要凝练课堂教学主张,以教学主张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凸显自己的教学风格。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提出教学主张:一是学科视角,教师要思考所任教学科的精神特质是什么,这一精神特质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什么。学科视角是教师提炼教学主张的基本视角。二是教育视角,教育视角是教师提炼教学主张的核心视角,教学主张的提出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教育教学的永恒价值和终极使命。三是儿童视角,教师提炼的教学主张要反映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儿童的精神和立场。除此之外,对于提出的教学主张,我们不仅要站在理论的高度进行严密论证和科学建构,还要将其有机地融入教材理解、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之中,站在实践的视角进行质疑审视和优化改进,让教学由自信走向自觉。
(作者系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