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改革的“特级”破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省第十六批特级教师评选设置特别推荐渠道,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和育人实绩——

教师评价改革的“特级”破冰

■本报记者 李大林 见习记者 汪舒蕾

“我省第十六批特级教师评选,删除、弱化了表彰奖励、论文数量、课题级别等刚性要求,对事迹特别突出、成绩特别显著、师生特别公认的,明确可以特别推荐。”在近日召开的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指出,此次特级教师评选中突出的3个“特别”,反映了江苏扎实推进教师评价改革的积极探索。

2021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特级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特级教师的评选与管理进行修订,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进一步明确评选对象范围、突出评选的导向作用、加强对特级教师的管理。最终评选出的318名特级教师中,有6人因师德表现和育人实绩特别突出,通过特别推荐入选,充分彰显了评选的导向作用。

明确范围优化过程

“此次评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唯学历、资历和获奖情况等‘五唯’倾向,而且在评选范围、评选过程等方面都有不少新变化。”江苏省泰兴中学教师吴卫东说。

吴卫东是此次获评的特级教师,如他所言,针对近些年教师在职称、荣誉评审中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我省此次特级教师评选做了较多调整。如在评选对象范围方面,《办法》明确,将各级少年宫的教师也纳入评选范围;对人事关系虽在中小学,但已正式发文任命担任党政部门职务的(不含挂职)人员,不列入评选范围等。

不仅如此,此次评选还改变了以文本材料为主要证据的评审方式,通过民主测评、述职答辩、现场教学考核等方式进行多维评价,并进一步将初审权下放到学校。如每名申报教师要在学校开展的述职测评会上,宣讲近6年的育人典型案例,参加测评的不仅有学校教师,还有学生和家长代表,测评优秀率85%以上才能申报。“评价机制改革就是要多方参与,在学校层面,要把老师的声音充分表达出来,学生喜不喜欢也是一条重要标准。”泰兴中学校长钱留华说。

此外,为向紧缺急需学科教师和乡村教师倾斜,《办法》明确,教龄满20年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职务受聘年限可适当放宽。评选工作通知中还提出“两个不少于”的要求,即思政课、体育艺术、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不少于10%,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推荐人员中乡村教师不少于10%。最终,两类教师获评比例分别为17.2%和22.8%。

“只有建立逐级审核推荐、家长学生认可、同行专业评价、科学考核管理、违规撤销称号等健全的评选、考核与退出机制,形成公正规范、公开透明、操作性强的评选和管理程序,才能使特级教师评选的价值不断彰显。”省教育厅人事处吴常红说。

突出实绩强化导向

“本次评选是我省新的特级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实施后的首次评审,为体现国家和省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创新设置了特别推荐渠道。”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崔春霞告诉记者,特别推荐是指按照特级教师评选条件在某些方面还有欠缺,但在教书育人等方面业绩特别突出、事迹特别感人、贡献特别显著、师生特别公认的教师,各设区市可通过特别推荐渠道推荐。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评选过程中,5个设区市共推荐了8名特别推荐人选,最终6人入选,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教师赵世俊就是其中之一。

从教35年来,赵世俊一直潜心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教育的有机融合。近6年来,他先后接待常州师生、家长面询2000多人次,接受考试焦虑、情绪障碍等咨询个案9000多例。疫情期间,他带领团队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开设心理健康“云课程”,被分享转载1.1万余次,累计阅读人次逾15万,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实绩突出,发挥了极大影响。

通过特别推荐渠道入选的还有连云港市黑林中心小学教师柏纪荣。从教36年,柏纪荣一直扎根在黑林镇。从大树村小学到阚岭小学,再到吴山小学、黑林中心小学,30余年间,她带着学校的女教师成立了“爱心小组”,5年如一日做肌无力女孩的生命“轮椅”;每天步行3公里照顾生病孤儿;引导学生当翻译帮助聋哑女童完成学业;牵手留守儿童做代理妈妈……虽然科研业绩相对薄弱,但因师德高尚,事迹感人,育人成效突出,她曾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

“是柏老师引领我走上了乡村教育之路,今后我也要努力成为像她一样爱生如子的好老师。”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中心小学教师宋厚丽说。

加强管理辐射引领

“培养出一个特级教师很不容易,但因种种原因,经济薄弱地区要留住他们更不容易,高水平教师非正常流动是近几年较为突出的问题。”连云港市苍梧小学校长戴咏芳说。

针对这一问题,《办法》在特级教师管理方面也进一步做了细化,增加了特级教师应履行的职责要求,加强了对特级教师的考核要求,明确了特级教师的退出机制,细化了撤销特级教师称号、取消特级教师相关待遇的具体条款等。

如在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未经教育部门批准非正常流动的,将撤销特级教师称号、取消特级教师相关待遇、收回特级教师证书。未履行特级教师职责、连续两年特级教师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的,因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的,将不再享受特级教师相关待遇。

“为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地区特级教师‘一评就走’等问题,除了强化对特级教师的管理,还要加强省域内调控。”崔春霞说,针对当选后未满服务期非正常流动的特级教师,经省政府批准,将撤销称号并取消其相关待遇,并在下一批特级教师评选中减少流入地相应的推荐指标。

自1978年组织开展第一批特级教师评选以来,我省已累计评选3677名特级教师。为更好地发挥特级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特级教师的履责要求。如要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作用,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要服从组织安排到乡村学校、相对薄弱学校任教,主动承担中青年教师培养、各类教师研训任务,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名师空中课堂、支教送教、示范教学等公益性教育教学活动等。

“教师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此次评选的经验,接下来,我们还将对标对表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推动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和用人评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促进全省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葛道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