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新生命教育”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川省金堂县教育局局长 刘伟
今年是我县区域加入新教育的第十年。10年来,金堂教育人秉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坚信“幸福教育,励学金堂”,聚焦 “新生命教育”主题,持续深耕 “十大行动”不动摇,区域教育在成都市从远郊落后县,逐步迈入了先进行列。
坚信新教育实验理念,
服务“双减”落地
减负提质,健康成长。新教育重视师生生活生存状态的改善。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县更坚信新教育实验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促进师生幸福健康成长的重要实践。为让“双减”政策落地,我县坚决压缩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培训机构转非营利性工作。我县在四川省首创培训机构全额资金监管试点工作,推行“使用一把钥匙、用好两个账户、落实三方监管”,保障学生、家长合法权益。2019年5月,我县在全省范围率先启动全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注重 “管理提质”“规范提质”“控量提质”,提升学生校园生活幸福指数。
力严常规,护生成长。为确保学生“生命至上,健康成长”。2020年以来,我县全面开展“严常规、护成长,共建美丽和谐校园”专项行动。根据疫情发展趋势,以“两案九制”为重点,全方位落实保证师生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措施;强调“文化立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师生幸福家园;以党史教育、师德建设为中心,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精神风貌;以防校园欺凌为重点,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坚持“新生命教育”主张,
助力区域均衡
唤醒生命,改革课堂。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10年来,我县以新教育“理想课堂”建设主张为指引,坚持推进具有本县特色的区域生命课堂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专业引领,行政介入,基层探索,众筹共享,迭代更新”的策略,连续开展区域“533”生命课堂大练兵活动,全县5000余名教师持续投入其中,全力深化生命课堂改革,推进城乡教育质量均衡。
追求卓越,“三专”发展。10年来,我县坚持以教师成长为起点推进新教育实验,在举办各级各类教师研修的基础上,开展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以及以名师工作室为重点的城乡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2021年上半年,全县第二批16个市(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举行结业成果汇报活动,390余名城乡工作室成员展示发展成果,辐射县内外教师2000余人。2021年下半年,我县全面启动第三批24个市(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现已有400余名县内外城乡教师报名参与,形成区域卓越教师培养机制。
深耕新教育实验行动,
促进教育优质
诵读经典,致力书香。以诵读国学经典为重点,开展“写经典、画经典、演经典”系列读书活动,为师生营造“品经典、悟经典、行经典”的良好氛围,使“晨诵、午读、暮省”成为学生朴素的生活方式。
“五育”并举,激扬生命。我县以新教育“每月一事”为载体,实施品格教育,积极研发“童心颂中华”“红漫课程”等德育校本课程,推进德育工作落地落实;开齐开足体育课,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篮球、气排球、空竹等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农事劳动、校园劳动、生活劳动相结合,构建劳动教育的“金堂模式”;精心办好“阳光下成长”每一届校园艺术节,重视书法教育,广泛开发美育课程,整合学科美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均衡,呵护生命。近10年来,我县持续推进新教育“十佳教室”评选活动,群众参与推荐人次数百万,200余名教师成为“榜样引领”,涌现翰墨书香的“微笑班”、微光成炬的“萤火虫班”、蓬勃成长的“嫩竹班”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完美教室”,彰显出师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丰硕成果。
为深掘“班级”教育意义,呵护每一个生命,2019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以‘班级均衡’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聚焦“办好每一所学校、重视每一个班级、开好每一门课程、教好每一个学生”,围绕“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均衡、班级文化、教学创新、评价护航”等改革重难点,现有子课题63个。该项目被列为四川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四川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分获省、市科研成果一等奖。
多彩课程,丰盈生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研发“卓越课程”,10年间逐渐形成深刻多样的“书香课程”,联系生活的“研学课程”,生动务实的“劳动课程”,丰富心灵的“电影课程”,温暖传统的“家训育人”课程,丰盈生命的“体验课程”等,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让每个生命在课程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2021年,我县组织开展了“深耕‘十大行动’,庆典新教育10年”系列活动,开展了“金堂新教育10年‘10校、10班、10人、10文、10课程、10事例’”评选活动。2022年,我县组织开展了“庆典新教育10年”学术大会和新教育学校开放活动。在我县持续10年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努力下,金堂已连续5年获成都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6年获成都市普通高中评估“优秀”等级。
未来,金堂教育人将在践行新教育的路上继续携梦前行,坚持深耕“十大行动”,落实“双减”政策,努力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高质量提交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金堂范本”,为全县教育实现再跨越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