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处理好“双减”五对关系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朱永新
“双减”政策的原则和目标非常清晰,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社会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出台后已经初见成效,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遏制了资本在教育领域的野蛮生长和无序扩张,教育生态不断优化,社会反响总体较好,目前改革正朝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
下一阶段,如何通过“双减”这一杠杆撬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通过“双减”提质增效,重点在于处理好五对关系。
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关系。“双减”,一是要减轻校内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要减轻校外培训的负担,尤其是要对校外学科类培训进行强力管控。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再次重申了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功能定位。
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搞成两张皮、两个教育体系。在“双减”工作中,关于校内和校外的关系思路是清晰的,也就是说,在立德树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人才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要双双减轻,校内校外教育都需要做出调整。
减负只是手段、路径和指标。“双减”首先不是校外培训机构“单减”,学校内部的课业负担也要减;“减”本身不是目的,减是为了增,是为了给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留出时间和空间,为了青少年学生更好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总之,落实“双减”政策,中小学要考虑如何“减”,更要考虑如何“增”,如何把学校教育教学搞得更好。
课前和课后的关系。这里所谓的课前和课后,指的是3点半之前和3点半之后的学校教育。3点半之前是国家课程的教学,有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还有国家的教科书,教师、教学资源和评价标准相对来说比较健全。而3点半之后,我们所说的课后服务,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差异较大。有的地方课后服务主要是教师看管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有的学校则开设了艺术、体育、科学等多种类型的选修课;有的学校把课后服务变成了课堂教学的补充,按照学生课堂上的知识掌握情况开设了相应的学科补习和提高课程。
应该说,课前和课后、校内和校外都是教育的有机整体,都需要整体谋划。关于课后服务,“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
各地各校课后服务工作做了很多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如何丰富课后服务的教育资源,如何统筹安排课前课后的教育内容,如何满足课后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对课后服务开放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我认为,这方面关键任务有三个:打破校园藩篱拓展课程资源,提升学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技术赋能满足课后服务组织和监管的需要。当然,这也需要更好的办学条件保障。
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的关系。根据中央“双减”政策的要求,校外学科类培训要大大压减,压减之后要转型,转为非营利性质。而校外非学科类培训也明确了范围,包括科技、艺术、文化、劳动、社会实践等。
“双减”政策出台后,数量众多的校外培训机构势必从学科类转向其他领域。从调研情况看,校外培训机构正在向课后托管、素质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智能教育等领域集中。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之下,高中阶段的教育需要逐步走出二元分离的思维,走融合发展、特色化发展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这一次中办、国办《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特别强调要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渗透融通。所以,普职彼此融合,创办新型的综合高中、特色高中,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应该是今后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希望未来中国高中教育走向多样化发展之路,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与人的多样性、独特性相匹配,并通过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使得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之路与高校人才选拔模式相匹配。同时,通过劳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这是从根本上落实“双减”政策的制度性安排。
学和考的关系。考试是指挥棒,关于基础教育的各项改革,如果不与考试制度相衔接,“双减”一定会遭遇反弹,一定会遭到学生父母和社会的反对。“双减”能否坚持下去,要经过几次大考。第一次检验就是2022年中考。所以,要加强对考试命题工作的研究,确保2022年中考命题与“双减”精神高度吻合,真正解决指挥棒的问题。
应进一步深化以学生素养为核心的考试内容改革。作为考试内容改革的重要杠杆,命题只有实现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考核必须实现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才能撬动考试内容由知识向能力和素养转变。中高考命题应由“考纲指导”转变为“课标指导”。开展基于课程标准命题的关键,在于建立课程标准与考试题目间的关联,使命题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目标和内容。同时,在试题呈现上可借鉴国际大型评估项目经验,设置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多元化情境,有效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考试内容要体现多元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高阶能力的考查;加强对社会情感技能以及动机、兴趣等非认知因素的考查;加强对合作、沟通与交流等跨学科、跨领域能力和素养的考查。
具体到学科层面,要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研究,明确该阶段学生应达到的学科思维和能力水平。如语文要实现对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数学要考查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并加以解决的能力;英语突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跨文化思维的考查;文科综合体现文化底蕴导向;理科综合则凸显学生的科学认知、推理、归纳、演绎和探究能力等。
“双减”政策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十八大以来党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思想的体现。政策在强力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遏制教育领域的逐利化现象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重申了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和教育的公益属性,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不平衡问题,是治理教育生态、促进教育公平、塑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有效举措。我认为应该从这个高度来理解“双减”政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理解中央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力度和决心。
(本文系作者在北京东城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为该区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所做的主题讲演,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