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烂漫向未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童心烂漫向未来

■高金凤

童心烂漫,未来可期。我们立足“儿童是金”的办学哲学,融入“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提出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姜堰实小”)2022年春学期学校改革发展的主题——童心烂漫向未来。教育的目的就是顺应、释放人的天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并促进其身心自由地、舒展地向着美好成长、发展,这是“儿童是金”办学哲学的具象表达,也是学校教育意象的诗意构建。

描摹“向未来”的美好意象

学业负担不超,学生有闲暇时光。2022年是“双减”工作的突破年,“童心”遇见“双减”是一份美好,更是一份机遇和挑战。我们坚持儿童思维,建构“童心烂漫向未来”的教育意象,以作业设计优化为抓手,强调学以致用,提出“学业负担不超,学生有闲暇时光”的理念,并将其具象化表达,即校园里有歌声、笑声、呐喊声,学生可以定制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空间和场所。

专业有成长,研究长在教室里。学校以“区集体备课日”为契机,分学科设定集体备课日,以“有主题、有问题、有解决的方案”为活动驱动,推行以“案”说理,探索校本研修的有效范式,聚集教育教学之中的“大、难、新”问题,将研究从书本、从文案,转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室进行原理性实验,让每一间教室成为教育教学实验室。

家校合作有深度,“乐学讲堂”有声音。“双减”带给教育新的思考和探索,其中家校协同育人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为增进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效性,促进家校合作从浅层的家长志愿者转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学校以“乐学讲堂”“众筹”家长课程,鼓励家长结合自己的职业、专业和特长,采取长短课时结合的方式申报课程。我们还拓展“儿童号·一体两翼”课程,进一步丰富孩子的课后延时服务时光,以课程的丰富性成全儿童的独特性,帮助儿童寻找独特的“生命航线”,以适合的方式飞翔。

学校教育有温度,校园生活热腾腾。张文质先生说过:远远地,学校是一个希望;远远地,学校是一处风景。诗意的表达蕴藏学校应有的美好意象。学校应该成为孩子每天醒来最向往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自然应该有温暖的色调、充满童趣的校舍和区角;有孩子们可以“嗨”的活动,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干群关系。新的学期,我们将致力于深化“物”之教育性,赋予静态的空间以课程功能,如小农场里的“四季课程”,融生命教育、劳动教育、艺术教育于一体。

揭示“向未来”的教育意蕴

教育的力量是让人成为人,那就意味着教育要尊崇人的自然性,帮助人完成社会性,并发展为一个精神丰盈、有生命激情、充满创造力的人。“童心”文化视域下教育的意蕴在于:

身心一体的自由舒展。人思想的放飞源自身心的自由,人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的精神。教师身心一体的自由舒展,自然会激发教师对学生、对学科的热爱,才会努力追求教学的实践性、完整性和情境性,凸显教学的对话价值、人性价值和实践价值。学校要以“自组织管理”取代“行政管理”,从行政喊话转向专业对话,搭建各种平台,推动教师身份由“校区身份”向“学术身份”转变,以关键事缘聚“尺码相同”的人。因为要想教师对学生好,首先学校要对教师好。

身体力行的乐学向善。姜堰实小北大街南校区毗邻王氏宗祠——泰州学派王艮曾在这里传播乐学思想。学校一直在传承、转译、创新与实践其思想的精髓。学校教育,一方面要培养人的吃苦精神,吃苦不言苦;另一方面要培养人乐学向善的情感和志趣,品苦中之甘甜。我们以每日“三问”,即“今天你笑了吗?今天你跑了吗?今天你读了吗?”开启师生校园生活的每一天,致力于营造一种向上的场,以好习惯成就好德性,以好德性开启好人生。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自然容易进入“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的意境。

筹划“向未来”的生动实践

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深化育人方式改革,以完善的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童心烂漫向未来”的教育实践取向。2022年,姜堰实小人力求管理转舵、课程转型、课堂转轨、教师转身,聚力“转”向儿童。

转舵:营造管理氛围。德鲁克说,管理就是营造氛围。2022年,学校将继续深化“赛马赋能”机制,推进校园活动申办、项目申领;优化校务管理思“享”会,缔造管理的场域,激发每一个个体,形成“人—从—众”的做事意境;推进项目化管理,以各类“自组织”删减管理层级的“冗余”,打掉管理的“隔断墙”。

转轨:发现课堂力量。我们以筹备第三届教学艺术节为任务驱动,在“育人的力量来自哪里”的追问之中,引导教师从教学内容、学科属性、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四个维度出发,自觉关注教学的教育性,从怎么教转向关注教什么,追求教学内容的结构性,追求知识的程序性;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以“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

转型:增进课程活性。我们提倡教师要从“我”走向“我们”,建立育人共同体,自觉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融合。对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基于学科素养和知识内在逻辑进行重构、统整,对教材留白部分进行知识“前世今生”的追溯还原,在看得见的背后挖掘看不见的素养,设计学生可触摸、可体验的“触点”。

转身:捍卫儿童立场。儿童立场意味着教师要基于儿童视角,关注学生的既有经验,将教育教学的起点设定于学生处,自觉以伊列雷斯的“学习三角”理论观照教与学的行为。我们建立“立人先生”的荣誉体系,以一届接着一届的发现、冠名激发教师的育人情怀和使命;以“成长八个一”,即上一节示范课、做一次微讲座、申报一项课题、发表一组文章、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主持一场读书沙龙、做一份儿童研究报告、主办一场个人成长报告会,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以“半亩方塘”书友会、名师学科工作室、市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吸引教师参加“专业聚会”,淬炼转身的意识和能力。

“童心烂漫向未来”的主题表达,是学校对培养“聪慧、悦纳、担当”的姜堰实小学子和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公民育人目标的艺术描摹,是姜堰实小“对师生在校每一天负责”的承诺,更是姜堰实小人践行“把个体生命融入历史与社会发展洪流中的”教育自觉。

(作者系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