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城融合“1111”工程持续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度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深化校城融合“1111”工程持续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度

■淮阴工学院

淮阴工学院按照“学校对接政府、学科对接产业、团队对接企业、技术对接需求”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校城融合“1111”工程(即1名校领导联系1个县区、帮扶10家以上规模企业、每年创造1亿元以上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学校内涵建设与地方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坚持校城“融合”,推动校地协同发展。建立健全“随时召开校企交流会、定期召开校政联席会、每年召开校城融合发展大会”的三会机制。在实现“1111”工程淮安市所有县区战略合作全覆盖的基础上,与连云港、宿迁、镇江等地签署合作协议,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推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围绕淮安大运河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苏北发展研究院、中欧运河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等研究基地建设。

加强校企“融创”,提升服务地方能力。积极争取大项目,产生大成果,获批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121项,多类项目获批数均位列全省同类高校第一。增强科研平台承接重大项目、产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推动科教资源共享,仪器设备开放共用,校企合作新获批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4个。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渠道,针对省市主导产业和企业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授权发明专利241件,同比增长34%;专利转化金额1446万元,同比增长690%。

推进聚才“融智”,共筑区域人才高地。不断优化“一院一策、一人一议”的人才引进机制,深入推进“名高校、名学科、名导师”博士培养计划。树立“就职淮工,服务淮安”的理念,选派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以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产业教授等身份,活跃在淮安市500余家企业,赋能区域发展。建立教师系列职称评聘分类机制,引导教师开展应用研究,推进成果在本地转化。创新实施评聘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薪酬待遇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